?对于乳腺癌的有效筛查措施,国内均推荐“体格检查+钼钯”联合进行,以期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其中,体格检查不仅仅包括在体检中心进行的外科检查,也包括受检者在家中的自查,至于体格检查的方法及步骤,想必大家从各类媒体及宣教科上已经熟知了,本文就不再阐述。
现在,我们来重点谈谈“乳腺钼靶”的相关知识,包括钼钯的概念、钼钯普查的必要性、注意事项、如何阅读钼钯片。
下面我们就一一展开。
一、乳腺钼靶照片是什么?
乳腺钼靶照片是利用软射线穿透乳腺软组织,达到对乳腺内组织进行诊断的目的,其特点是简便、快捷、无痛苦、准确率高。
二、乳腺钼靶摄影在乳腺癌防治中的作用
尽管在近几年,欧美发达国家的乳腺癌发生率高达例/10万,但乳腺癌的相关死亡率却出现下降的现象。肿瘤学家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最主要的原因是:近三十年来西方妇女通过定期乳腺钼靶摄影对乳腺癌进行了早期筛查。乳腺钼靶摄影的早期筛查使很多乳腺癌患者在癌症早期即被发现,大大提前了乳腺癌的临床诊断时间,为挽救患者生命实现更好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
ACS(美国癌症协会)制定了乳腺癌普查的推广原则:
-18~39岁,每月1次乳房自我检查,3年一次临床体检。
-40~49岁,每年1次临床体检和乳腺钼靶检查,高危妇女请向医生咨询是否需要在40岁以前开始普查以及40-49岁时乳腺钼靶检查的问题。
-50岁以上:每年1次临床体检和乳腺钼靶检查,每月1次乳房自我检查。
三、需要做乳腺钼靶检查的人群
1、妇女常规健康查体,建议育龄以上妇女每年进行一次常规检查。
2、有相应症状的患者,需做钼靶照片协助诊断。
3、已确诊为乳腺病变的患者随时进行复查,以便及早发现病变的变化,对症治疗。
四、乳腺钼靶检查注意事项
乳腺钼靶检查是利用软射线对乳腺进行照片,以获取其影像资料。做一次钼靶检查接受的辐射量相当于照两个小时日光浴的辐射量,可见是相对安全的。
钼靶摄影检查乳腺,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手段,痛苦相对较少,简便易行,且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留取的图像可供前后对比,不受年龄、体形的限制,目前已作为常规的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敏感性为82—89%,特异性为87—94%。钼靶检查已成为今日诊断乳腺病变最有效、最可靠的手段之一,在国外,这一技术已成为乳腺检查的常规项目。
做钼靶检查时,一般采用拍摄双侧乳腺正位和内外斜位片,特殊情况时需加拍,局部点片。投照过程中,机器的压迫板会对乳腺适当施加压迫,您会稍感不适,但并无大碍。
随着环境和饮食等因素的影响,乳腺癌的发病有逐年增多和低龄化的趋向,因此青春期后的女性,如果乳房外观出现异常,或者触及肿物,应尽早就医。如条件允许,医院,向专业科室的医师咨询,进行乳腺钼靶检查。
五、超声检查与钼靶检查优缺点对照
先看看超声的优劣势:
1、超声检查优点:
-超声声像图是切面图像,对内部结构显示良好,即使腺体丰富,病灶仍然清晰显示。
-位于肿块内的钙化易检出,可以与钼靶相媲美。
-可以清晰显示乳腺癌的肿块内血供情况,显示高速、高阻力。
-可以清晰显示腋窝淋巴结是否有转移。
2、超声检查缺点:
-超声的整体性差,容易漏诊小的及回声改变不明显的病灶,部分乳腺癌如浸润性导管癌往往没有明确的肿块,超声检查易漏诊,但它常有典型的钙化,可被钼靶检出。
-彩色及脉冲多普勒目前缺乏诊断的特异性,仍有争论,未找到这些血流参数的界值作为乳腺癌的诊断标准。
说完超声,再来看看钼钯。
1、钼靶优点:
-具有成像清晰,特征突出,整体感强,诊断标准完备,可重复性好,敏感度高的特点。
-对钙化点很敏感,发现临床不能触及的病灶。
-根据肿块形态和周围血管判断肿块的良恶性,其诊断准确率可达98%以上。
-对中、老年患者,乳腺内脂肪较多,腺体已部分退化,在钼靶上对比良好,显示清晰。
2、钼靶缺点:
-图像主要反映病灶外部轮廓,对内部结构显示欠佳。
-为前后重叠图像,部分病灶被附近腺体组织掩盖,尤其乳腺腺体丰富致密的年轻妇女。
钼钯的缺点可以被超声检查所弥补,所以说超声与钼靶结合是诊断乳腺疾病的黄金组合。
六、如何阅读乳腺钼靶报告
上文已提到,钼靶的信息包括:
1、钙化情况,其中细小的、颗粒状的成簇的微钙化点是乳癌的一个重要的早期表现;
2、肿物的形态、密度及其边缘征象;
3、有无乳腺结构扭曲?1、钙化情况,其中细小的、颗粒状的成簇的微钙化点是乳癌的一个重要的早期表现;
4、其它征象,如乳头,皮肤,腋窝淋巴结等
临床中,放射科医生阅读钼靶片发出的报告,是参照美国放射学会提出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报告系统),具体如下: BI-RADS0级:需要结合其他检查 BI-RADS1级:阴性 BI-RADS2级:良性 BI-RADS3级:良性可能,需短期随访(3-6个月就诊一次) BI-RADS4级:可疑恶性,建议活检,它又分为如下三个等级: 4A:低度可疑 4B:中度可疑 4C:高度但不肯定 BI-RADS5级:高度恶性 BI-RADS6级:已经病理证实恶性
上述的乳腺影像学BI-RADS分级有什么意义呢?BI-RADS(Breastimagingreportinganddatasyste),是年由美国放射学会提出并推荐采用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其后经3次修订,至年不仅被应用于指导乳腺X线诊断(第4版),也被扩展应用于乳腺超声和MRI诊断。目的是对乳腺作为一个整体器官的所有影像学正常与异常情况的诊断报告进行规范,使用统一的专业术语、标准的诊断归类及检查程序。
BI-RADS分期包括的0-6级各自代表的含义(表):
级别
含义
0级
指采用超声检查不能全面评价病变,需要进一步其他影像学检查诊断。例如:1)有乳头溢液、不对称性增厚、皮肤及乳头改变等的临床表现,超声无征象者。2)临床扪及肿块,年龄20岁,首选超声检查有可疑征象或无特征,需行乳腺X线检查。3)超声检查及X线检查均无特征,需鉴别乳腺癌保乳术后形成的疤痕与复发病灶时,推荐MRI检查。4)确定治疗前需最后评估者。
1级
乳腺影像检查显示乳腺结构清楚而没有病变显示,可以有把握判断为未见异常或正常。在我国通常诊断的所谓的乳腺囊性增生症、小叶增生、腺病(统称为纤维囊性改变或结构不良),乳内淋巴结、腋前份淋巴结显示低密度的淋巴结或者中央低密度均视为正常淋巴结,根据BI-RADS的描述均归于此类。如果临床扪及肿块,并有局限性不对称性改变,尽管最后诊断为硬化性腺病,亦不能归入此类,可能归入3级或4a级。
2级
可以肯定的乳腺良性肿块(纤维脂肪腺瘤、脂肪瘤、单纯囊肿、积乳囊肿、积油囊肿)、肯定的良性钙化(如环状钙化、边界清楚的短条状钙化、粗的斑点状钙化、稀疏的大小较单一的圆点状钙化、新月形的沉积性钙化等)、多次复查超声检查图像变化不大的乳腺结节,年龄40岁的纤维腺瘤或首次超声检查年龄25岁的纤维腺瘤、手术后结构欠规则但多次复查图像无变化的、乳腺假体均属此类。建议每年一次的随访观察。
3级
几乎为肯定良性,必须强调的是,此类并非是不确定的类型,但是对于乳腺X线摄影来说,它的恶性几率小于2%(亦即几乎都是良性的)。例如:1)年龄40岁的实性椭圆形、边界清、纵横比1的肿块,良性可能,恶性的危险性2%。2)考虑纤维瘤可能性大:实性肿块呈椭圆形、边界清、纵横比1。3)经过连续2至3年的复查可将原先的3级(可能良性)改为2级(良性)。4)多发性复杂囊肿或簇状小囊肿。5)瘤样增生结节(属不确定一类)。6)该级别的病例建议短期随访(3-6个月)及其他检查。
4级
用来表述需要介入处理但恶性度较低的病变,恶性的危险性3~94%。分别用A、B、C表示各自含义,如下:4a:实性肿块的超声表现有非良性表现(1-2项),需要病理学检查。其病理报告不期待是恶性的,在良性的活检或细胞学检查结果后常规随访6月是合适的。此类包括一些可扪及的、部分边缘清楚的实体性肿块,如超声提示纤维腺瘤、可扪及的复杂性囊肿或可疑脓肿。4b:包括中等拟似恶性的病变。放射诊断和病理结果的相关性接近一致。在此情形下,良性随访取决于这种一致性。部分边界清楚,部分边界模糊的肿块可能是纤维腺瘤或脂肪坏死是可被接受的,但是,乳突状瘤则需要切除活检。4c:表示中等稍强拟似恶性的病变,尚不具备象V级那样的典型恶性特点。此类中包括例如边界不清、不规则形的实体性肿块或者新出现的微细的多形性成簇钙化。此类病理结果往往是恶性的。
5级
用来表述几乎肯定是乳腺癌的病变。具有95%的恶性可能性。带毛刺不规则形密度增高的肿块、段或线样分布的细条状钙化,或者不规则形带毛刺的肿块且其伴随不规则形和多形性钙化是归于5级。建议手术活检。规范的活检而没有发现典型恶性的病变归于IV级。
6级
是新增加的分级类型,这一分级用在病理活检已证实为恶性但还未进行治疗的影像评价上。主要是评价先前活检后的影像改变,或监测术前新辅助化疗效果的影像改变。不象BI-RADSIV级、V级,该级别病例不需介入处理以确定病变是否为恶性。
国内外医疗界已广泛应用BI-RADS分级标准来规范对乳腺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尤其是对乳腺癌筛查的诊断更为重要。
更多精彩内容与经验交流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waa.com/yfybj/7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