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用药结构剧变肿瘤药费用大增,注射剂失

刘文斌挂号 http://pf.39.net/bdfyy/dbfzl/

医院的用药规则已变

作者:雷公来源:健识局全文字,阅读需6分钟

随着医保目录调整进入常态化,肿瘤药的使用增幅涨势明显。

11月28日,中国药学会公布《医院用药监测报告》显示,在全国多家医院的抽样中,版医保药品目录品种的使用金额以及使用频度占比显著提升。

而在年医保目录执行后,上述品种在医院使用金额、使用频率占比继续小幅升高。

事实上,对比年版医保目录,以上半年数据为基础,医保品种在医院整体增幅达到12.77%。其中,肿瘤免疫调节药、心血管系统药和肌肉-骨骼肌系统药的增幅位列前三,分别是64.44%、20.18%和15.91%。

健识局发现,仅是肿瘤药,近两年在医保目录使用金额占比增幅已超过82.09%。随着国内多项医保政策出台,可以预见,今后抗肿瘤药物的品种或将继续得以放量。

肿瘤药加速上市

医保接纳度高

肿瘤药在医院的使用出现较大增幅,是源于日益高企的癌症发病率。

在国家癌症中心年发布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据显示,恶性肿瘤发病约.9万人,死亡约.8万人。这一数据意味着,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有7.5个人被确诊为癌症。

近十几年来,中国恶性肿瘤发病率每年保持约3.9%的增长,死亡率每年保持2.5%的增幅。癌症成为国民健康的主要杀手,这也加速了医保创新药谈判制度的改革。

健识局了解,年上半年,尽管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还是有12个肿瘤药注射剂获批进入市场,包括2个国产单抗、5个仿制药以及5个进口药。

在这些获批的新药之中,不乏罗氏的“注射用恩美曲妥珠单抗”、安进的“地舒单抗注射液”、齐鲁制药的“奥沙利铂注射液”、信达生物的“贝伐珠单抗注射液”等众多知名大品种。

按照国家医保局的计划,在年12月的医保谈判中,仍会有不少肿瘤药进入医保目录名单。此前,信达生物凭借国内唯一可享受医保报销的PD-1产品—信迪利单抗注射液(达伯舒)在上半年销售额就达到9.亿元,同比增长.7%。

不过,为能安全进入医保目录、扩大其全国范围的销量,达伯舒也付出降价的代价。据健识局了解,达伯舒从元(10ml:mg/瓶)降至元(10ml:mg/瓶),降价幅度高达63.73%。

事实上,达伯舒进入医保目录的过程,仅仅是医院提高肿瘤药使用率的一个缩影。《报告》指出,医院抗肿瘤药使用金额,相比于年增长了53.5%,6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10%,这比美国市场的年增长率还要高。

按照符合临床需求的创新药优先纳入医保的原则,今后将有更多的肿瘤药已被医院使用。业内预计,随着医保目录扩容,未来国内肿瘤药市场规模将超过千亿大关。

注射剂“失宠”

基药使用比例超过50%

除了肿瘤药之外,基本药物的医院用药规则也出现了变化。

《报告》显示,年至年,基本药物使用金额以及频率在全国医疗机构中占比略有下降。但在年目录调整之后,医院基本药物使用金额、使用频度占比均有所上升。

特别是上半年,基本药物的使用频度占比超过50%。

事实上,基本药物配备使用是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核心环节。截至目前,医院在基本药物的使用金额、频度占比分别达到33.90%和56.09%,医院27.11%和50.90%。

随着政策的推进,国家、各省的基本药物目录调整要求都会向“”方向靠拢,逐步实现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院、三级医院基本药物配备品种数量占比原则上分别不低于90%、80%、60%。

可以预见的是,基本药物在医院的临床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全国基层市场的用药规则,将出现重大变化。

如今医院的用药结构已开始调整。《报告》指出,年上半年,全药不同剂型中,注射剂型使用金额占比最高,达61.28%;口服剂型使用频度占比最高,达73.18%。

按照国家相关部门所倡导的临床用药准则,遵循“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肉注射的就不静脉注射”的用药原则,从5年趋势来看,口服剂型在使用金额和频度占比方面略有上升,注射剂型略有下降。

随着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医保目录调整、药品集采进入常态化、医院重点监控等多项政策的落地,今后医院用药结构将发生结构性的变化。

·END·

编:夏雨荷推荐阅读原创内容,未经许可,请勿转载转载开白请加商务合作请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waa.com/zflfl/107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