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术前MRI:双侧额叶、双侧侧脑室、三室内可见较大不规则团块状混杂等T1、T2信号影,边界尚清,灶周轻度水肿,不均匀强化
图2术前CTA:肿瘤散在钙化影,包绕双侧大脑前动脉
依据天坛小儿神外诊疗常规,拟采取分期手术,先行右侧部分肿瘤切除。于年8月26日行冠状大切口右额开颅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呈灰白色质地软韧不均,血供中等,内有砂砾状钙化,无包膜,边界不清。分块切除肿瘤,将右侧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双侧大脑前动脉,双侧视神经、视交叉从肿瘤中游离,妥善保护。右额及右侧脑室内肿瘤切除满意。冰冻提示恶性肿瘤,左额肿瘤断面止血满意,暂时旷置。术中出血约ml,输红细胞ml,血浆ml。图3术中所见:
左:肿瘤呈灰白色,质地软韧不均,可见砂砾状钙化;
右:术中右侧肿瘤全切,大脑前动脉及其分支保留完好。
术后病理回报:胚胎性肿瘤,伴大量神经细胞及节细胞分化,符合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WHOIV级),Ki-67:30-40%。术后患儿恢复良好,无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术后两周顺利出院,拟择期行二次手术全切肿瘤。图4术后即刻CT图5术后2周复查MRI提示右额肿瘤切除满意
治疗体会
儿童巨大幕上肿瘤(giantsupratentorialbraintumor,GSBT)一般指直径大于5cm,多为脉络丛乳头状癌、胶质瘤、胚胎性肿瘤等恶性肿瘤1。GSBT术后致残致死率高,过去曾被认为是“手术禁区”2。此例患儿肿瘤体积巨大、包绕颅内重要血管、神经,且对下丘脑已有侵袭,一次性全切,手术风险极大。如何避免术中大量失血而威胁患者生命,是对主刀医生的巨大挑战。
本例患儿预估血容量(EBV)约为ml,最大容许出血量(MABL)约为ml。具体公式如下3:
(HCT1为初始HCT;HCTF为可接受最低的HCT,对于健康的患儿一般取21-25%。)
此病例一次手术全切肿瘤技术上可以完成,但对于儿童,预估术中出血量可能迫近MABL,是否有必要冒此风险。有国外学者建议GSBT应尽量一次性全切,避免二次手术创伤。但事实上其报道的术中大出血的发生率可达34.8%,13%的患儿甚至出现失血性休克2,极其凶险。另一国外报道中GSBT的全切率虽然达到70%,但患儿的死亡率竟高达16.7%1。依据天坛诊疗常规,近年来我们有意识的针对GSBT预先制定分期手术方案,控制出血量、降低手术风险,大大提高了手术安全性。近二十例手术,做到肿瘤全切患儿零死亡。第一期的手术目的是尽量切除肿瘤主体、减少瘤负荷、颅腔充分减压、充分离断肿瘤血供、游离保护重要的神经、血管。在此基础上,往往二期手术瘤体质地变软、供血明显减弱,手术风险显著降低。在此需要强调,外科医生施行手术首先要保证患者安全。特别是小儿神经外科医生,对术中出血量应极为敏感。儿童肾脏浓缩功能弱、体表面积相对大、隐性失水多,术中更易出现失血性休克。为求全切,一台手术历经20-30小时,有蛮干之嫌,不宜提倡。分期手术,则是很好的选择,值得大力推广。
1.PalaniswamySR,BeniwalM,VenkataramaiahS,SrinivasD.PerioperativeManagementofPediatricGiantSupratentorialTumors:ChallengesandManagementStrategies.Journalofpediatricneurosciences.;14(4):-.
2.deOliveiraRS,DeriggiDJ,FurlanettiLL,etal.Theimpactofsurgicalresectionofgiantsupratentorialbraintumorinpediatricpatients:safetyandneurologicalout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waa.com/zflfl/10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