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诗人:
水央、唐欣、柏君、严力
王小龙、李少君、游连斌、劳淑珍
从容、海青、小虾、蒋彩云
海菁、鲁诗语、卿荣波、瑠歌
李子缘、周鱼、吴雨伦、闫永敏
韩敬源、李异、木匠、陈庚樵
张明宇、赵立宏、李东泽、笨笨S.K
周鸣、蒋涛、庞琼珍
马金山|读水央的诗《初雪》的十一条:
1、写诗,是一种状态;而诗写,却需要一种境界;
2、读诗会给诗写加持,而抄诗、译诗,更会。任何事情,任何时候,只要做,就会有所获,哪怕一点点的变化,都会有令人想象不到的东西出现;
3、水央,原名李黎英,70后,出生四川成都,作品发表中国先锋诗刊《新世纪诗典》、美国诗刊《新大陆》等,有作品收入诗集《纽约流光诗影》,《中国女诗人先锋诗选》《新时代优秀华语诗歌精选》等,荣获“新时代杰出华语诗人”等,出版发行中英文个人诗集《心镜》;
4、在诗群里,每天都能看到水央的译诗,因为也一直在写诗评的缘故,故而知其译诗的不易,唯有心有猛虎,才可坚持如一,这是爱,更是热爱;
5、回到本诗,短短八行,在对阳台上的景物描写中,却以桌椅的平面,写出了一种虚幻感,还写出了一种雪景之境,高级而精彩;
6、以画面呈现的效果,达到一种极致的视觉美感,且给人带来莫名的异样感受,又不乏禅意的味道,隐含着精妙的气息,极致;
7、特别是诗中的“披上”,再到“危襟正坐”和“神情肃穆”,到最后的“商讨”,使得桌椅显现出一种独特的生命气息,以物化境,抵达一种自然而然的境界;
8、此诗,由静到动,再由动转为静,由外而内的布排,尤显功力深厚,并且于诗,颇有张力的表现,均显现在一场雪景里;
9、而标题《初雪》,取用得朴素而淡然,却由此也构成一首大气的诗篇,令人记忆深刻;
10、本诗给予诗人的启示:“对物的转化,以及注入生命的意义,也是一种高深的诗艺”;
11、禅意之诗,生命之诗,精神极境。
马金山|读唐欣的诗《元旦长征》的十一条:
1、真实里面有叫人珍视的东西,更有真诗;
2、在诗里行间,写出有温度的层次与高度,也是一种境界;
3、唐欣,中国当代诗人,批评家。年生于陕西。现在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任教。年开始写诗。曾多次获奖。著有诗集《在雨中奔跑》、《晚点的列车》、《雨天和蛇》、《母亲和雪》等。现居北京;
4、每次读到唐欣的诗,总会令人会心一笑,诗意和生活气息,什么都有了,总是这样,总是给人带来更多的惊喜和期待,也是诗人的一种幸福;
5、唐欣的诗,将生活的纹理细密呈现,将真实的情感娓娓道来,将真切的体验转化为文字,这样的写作手法不仅令人感动,且没有一定的功力很难做到。祝福;
6、回到本诗,首先作者以其擅长的形式,不紧不慢地以幽默风趣的语言,道出一个个的“黄金细节”,让拨动心弦的东西,自由自在地在诗里行间徜徉,再加上绝妙的断句手法,勾勒出人世间最质朴的部分,既直达事物本身,还延展到生命的高度;
7、诗中的画面感十足,先是“黎明前,我的梦中”,再到“老母亲”具体的行为,至出发的动作,最后到姐姐的拦截,构成一幅幅生动形象而丰富多彩的人生景象,至真至纯,至善至美;
8、诗的结尾部分,以“老母亲”,以及“我”的具体年龄,作为铺垫和描述,不由得,瞬间让人心颤,感动与心酸,很自然的有一种带入感和联系性,这还不算,结尾的一句“新的征程/就这样开始了”,话语简单,却意味深长;
9、本诗的标题就是我理想中的诗的标题,《元旦长征》,多么熟悉的感觉,多么亲切的词汇,多么质朴而颇具意趣的气息,形象生动而又干净透彻;
10、本诗给予诗人的启示:“再至深的情感,也需要好好的说,慢慢的说”;
11、深情之诗,深刻之诗,深入之诗。
马金山|读柏君的诗《朋友家的狗》的十一条:
1、关于诗,现场,不是现场感;
2、动作,无论是嗅觉,感觉,还是触觉,都是事物的一部分,在诗里,它们都是活生生的生命;
3、柏君,本名郭百军。河北唐山人。生于年。有诗入选并发表于多种刊物;
4、与柏君未曾见过,但从其《关于大地震》的诗里,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其对事物及事件的抓取能力,更加坚定了我对其诗写中的情感呈现,丰富而且颇有个性化的风格语言;
5、柏君的诗,以口语为主题,以生命的底色为背景,以生活的气息为中心,以场景与画面为基础,勾勒出这个时代,最具人性肌理的诗篇;
6、第一次读到本诗,让我想起去年曾写的一首关于狗与狗肉的诗,“《即景》/一条老狗/在一家/狗肉火锅店门口/停了下来/左闻闻右嗅嗅/目光炯炯/久久不肯离去”,让人对人性的奥秘充满好奇与不安,残忍而且毅然决然;
7、诗一开头,从朋友的邀请吃狗肉,到TA家的狗对“我”的行为,再到“我”扔骨头的举动,到狗的又一系列行为,道出了诗人的情景变化与心理状态,细致入微,且意味悠长,令人难忘;
8、紧接着,作者对这只“苍老的狗”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描述,特别是“阴影”与“默默”,两个词用得平实而安详,再到“看着我们”,冷静却直戳人心;
9、诗的结尾,一个眼神,在过去许久以后,仍然让人心有余悸,既是对狗肉的,还是对人的,此类现象可能司空见惯,但正是诗人的敏感,加重了对生命的深度挖掘,冷峻而隐秘;
10、本诗给予诗人的启示:“生活中的细节场景,无时无刻都存在于生命之中,当它们让你记住,首先是产生了某种心理上的震荡”;
11、人性之诗,残忍之诗,悲悯之诗。
马金山|读严力的诗《添煤》的十一条:
1、打开智慧,也是一首诗的源泉;
2、让作品自己说话,需要时间、心思、脑筋、修辞、句式,和坚韧的心;
3、严力,诗人、艺术家。年生于北京。年留学美国并于年在纽约创立“一行”诗刊,任主编(年停刊),年6月复刊为一年两期的上、下半年刊。年出任纽约“法拉盛诗歌节”主任委员,同年出任纽约“海外华文作家笔会”会长;
4、严力,诗歌界前辈诗人,不会动不动拉黑别人,动不动不看你圈,动不动设置不让人看其朋友圈,这是格局,更是艺术家的素养,还是大诗人该有的胸怀;
5、严力的诗,形式精悍而不短小,语言朴素却很深刻,思想内涵独特、丰富,艺术性与文字背后的灵魂碰撞感强烈,既是创意,还是活力;
6、九行诗,在具体的事物描述中,形象而生动地展示出别致的质感,联系到内在的思想观念,在思辨的世界里构造出可触可感的个体经验,向度鲜亮而又暗藏哲理性,沉实且丰盈;
7、诗的第二行:“一缕被风拉弯的炊烟”,简直漂亮极了,喜欢死了,这么神来一笔,是发现,是想象,是张力,还是语言之谜,迷人而且奇特;
8、紧接着一个大胆的创新,“一只大船”,欲言又止的画面,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这还不算,立马又出现了思辨的声音,“添煤”,回到了内心深处,自然而神秘,启智且意趣;
9、结合内容,再看标题《添煤》,更显精准,且颇具意味,巧妙融合,汇聚于内,令人耳目一新;
10、本诗给予诗人的启示:“回到生活,回到自身,回到思想,回到诗”;
11、思辨之诗,思绪之诗,思想之诗。
马金山|读王小龙的诗《看什么看》的十一条:
1、瓷实,在一首诗里,就是生长力;
2、建立诗歌秩序,超越时代与当下,也是诗人的责任与使命;
3、王小龙,诗人,作家。生于年,上海人。纪录片工作者。年开始诗歌写作。出版诗集《每一首都是情歌》,小说《凭什么》。纪录片作品有《一个叫做家的地方》《莎士比亚长什么样》《邬老板的世界杯。居上海;
4、北京见过,一位坚韧的老人,和诗内的言语一样,充满弹性力,而且还是一位个性化极强的人,拒绝无效的社交,像其诗内文字汲取的部分一样,只要“营养”,不要“油腻”;
5、不得不说,王小龙的语言掌控能力很强,而且技艺精湛,效果自然,以及了无痕迹,与此同时,这也是一把双刃剑;
6、王小龙的诗,现场有物,语言有度,玩儿而正,喻体透亮,自身的气味,在诗里行间自由流淌,且不乏反讽的意味,奇妙而立体;
7、回到本诗,事物写得具体、立体、个体。具体于一是一,二是二;立体在事是事,物是物;个体在是我的,而不是你的,更不是他的;
8、毫无疑问,我喜欢这首诗的第一行“一只鼓鼓囊囊的鸟”;毫无疑问,这样的句子自带光芒;毫无疑问,这是好诗长成的样子;
9、该说的,我都说了;想说的,我都说了。关于诗,也关于诗的人,还关于诗与人;
10、本诗给予诗人的启示:“写出有别于以往的自己的语言,语气,语境,是个性化的最佳途径,也是唯一途径”;
11、拟人之诗,你人之诗,呢人之诗。
马金山|读李少君的诗《春祭》的十一条:
1、语言自身的弹跳力,就是诗;
2、一首诗内部自身的能量、韧劲和力量,不仅表现在文字的形象与质感,还蕴含于观念以及意识形态之中;
3、李少君,年生,湖南湘乡人,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主要著作有《自然集》、《草根集》、《海天集》、《应该对春天有所表示》等十六部,被誉为“自然诗人”。曾任《天涯》杂志主编,海南省文联副主席,现为《诗刊》主编,一级作家;
4、此前读诗人的诗时,搜罗过其相关资料,知道其不只是《诗刊》的主编,还是一位优秀的诗人和颇具实力与争议的诗评家,尤其是早些年其提出的“草根性写作”,着实影响了一大批诗人,并且成为了一段时期,一众诗人较为普遍的价值观;
5、回到本诗,事物及情感细密而且精炼,所蕴含的共情深意浓郁,形式清晰明确,内容丰富而不失艺术内涵,思想厚重、辽阔而又饱满,苍茫天地,万物生长;
6、全诗以多种方式和色彩呈现,以写实的手法,以细腻的情感表达,以新旧交替的形式,以现场与现实的对话,勾勒出缅怀的神色和信仰,鲜活而又通透;
7、尤其是诗中的传统并非一无是处,而是在于自身的修炼与智慧的生长能力,正如诗中所承载的厚重通感,无不彰显出生命的意义和现实之间的奇妙之处;
8、诗中颇有力道的诗句,“祖先还在,祖先与青山共在”、“纸扎的高楼大厦顷刻灰飞烟灭”,想象力丰富而且奇特,张力十足,令人难忘;
9、诗题以《春祭》写意,浓郁的,季节的,春天的,真实呈现;
10、本诗给予诗人的启示:“扎实,不只是舞蹈的基础,还应该是诗写者的基本功”;
11、缅怀之诗,清明之诗,纪实作品。
马金山|读游连斌的诗《放下》的十一条:
1、现实即诗实;
2、评论诗的时间久了,突然之间顿一下,猛然发现,写诗也评诗的,似乎更加接受不了自己或者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的批评,就像照镜子的人,总他妈的觉得自己长得最美;
3、游连斌,年出生,诗人。曾获新世纪诗典李白诗歌奖银诗奖。现居福建宁德;
4、游连斌,一位典型的后口语诗人,未曾谋过面,通过其诗能够深刻感受到生活的,生命的生命力,同样作为诗人,这是一件极其重要而美好的事情;
5、游连斌的诗,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其诗内的真实感,其次就是十行以内的诗,甚至是六行以内的诗,更讨人喜欢,因为在有限的空间内,给人以无限的诗意空间,至少我的印象是这样的;
6、回到本诗,短短六行,两个画面,既有生活,还有生存,更有荒诞的一面,与此同时,且饱含生命的悸动与佛性的感觉;
7、诗中的“捕鱼”、“听着大悲咒”、“跳广场舞”,几个诗眼,构成了此诗的张力和诗意的弹性,此为后口语诗最常用,也是最具魅力的表达方式和表现形式;
8、诗的标题《放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与诗中内容一点关系也没有,但正是这样独具匠心的融合,让一首诗意趣横生,且充满了佛性色彩;
9、六行诗,写出了六十页书的份量,这就是好诗;
10、本诗给予诗人的启示:“好的,易于传播的作品,都不复杂。或者说,越是简单的,越是明了的”;
11、生活之诗,生命之诗,精神之诗。
马金山|读劳淑珍的诗《原子弹》的十一条:
1、把事情,或者事物说清楚,是诗的骨血,是呼吸,是诗的命;
2、诗的活力与张力,在场性,以及诗意的再造,于诗而言,是一件天大的事情,因为它们在自然生长诗人,以及灵魂的强壮与丰盈;
3、劳淑珍,丹麦人,翻译家,诗人。生于丹麦,奥胡斯。毕业于奥胡斯大学比较文学系(主修中国当代诗歌)。译作有余华小说多部。残雪《苍老的浮云》(合作)。王小波《黄金时代》、《似水柔情》,孙频《无极之痛》、《万兽之夜》,于坚《0档案》、《拒绝隐喻》等;
4、劳淑珍的诗,以独特的节奏感和自然性,直面现实与生活,直击人性与生命,描绘出事物的直觉体验,打通内心与内心,人与人之间的边界,直触现场和现实;
5、回到本诗,以日常化的态度,细腻的情感表达,揭露出诗人对生命的鲜活写照,在语气、语境、语感方面,均有异于常人的创新力,还有对现场感的有效集采,思想和语言共通融汇,巨有内心的相互震荡;
6、诗中的一问一答,显现出诗人的心境和人生态度,与此同时,还写出了世界的当下性,尤其是人类之大变局,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而诗人的淡然与超脱,构建出诗意人的精神境界;
7、其诗的纹路与维度,思维和思想,完全有别于汉语写作者,不仅视觉和画面感均具有强大的冲击力,而且生命的力量感十足,在有限的诗里行间,达到多重通感;
8、写自己,做自己,此诗还通向教育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通达了一种生命的智慧,于感受渲染于汉字之间;
9、诗的标题,《原子弹》,直面物体,宛如野草一般,疯长诗意的源体;
10、本诗给予诗人的启示:“节奏感,节、奏、感,就是这样,于诗,一切皆为众神”;
11、生活诗,生命诗,教育之诗。
马金山|读从容的诗《早上我站在厨房沏茶》的十一条:
1、唤醒,于诗也是最重要的功用;
2、诗世界,也是一样,唯有爱是一切;
3、从容,国家一级编剧、诗人。首创“现代女性心灵禅诗”。“创意剧场”、“中国诗剧场”和“第一朗读者”创办人。代表作品:先锋话剧《爱的构思》;电影《花季雨季》;年在国内率先开始诗歌与剧场的跨界探索。著有诗文集《隐秘的莲花》、《从容剧作选》、《我真心爱过一个人,叫:》;
4、在深圳,在深圳的诗人圈,不得不说,诗人从容是一位不可忽视的存在,尤其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沿阵地,精神文明更显匮乏的年代,更加愈发珍贵;
5、从容的诗,从最早的纯抒情,到后来的口语式抒情,并融入一定的意象,在拓展了不同的空间当中,让一个美好而优雅的女诗人形象,完美地展现出来了,而近年来,在作者的笔下,更多地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waa.com/zflfl/11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