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多发性脂肪瘤 >> 脂肪瘤分类 >> 我爸我妈>

我爸我妈

有人说,我们都想活成自己的样子,一不小心却活成的父母的样子。怎么能逃得开?我们是爸妈的孩子,怎么能期待活得比他们圆融、比他们智慧、比他们成功?呵呵,父母也对我们抱有这样不切实际的期望。还好,我对我和弟弟的样子并不失望。弟弟继承了妈妈理性的一面,有计划、有担当、有闯劲;继承了爸爸感性的一面,细腻敏感、体贴多情。我刚好相反,继承了爸爸理性的一面,说得好听些,叫随遇而安、性情中人,说得不好听,就是怯懦软弱、任性妄为;又继承了妈妈感性的一面,神经大条、没心没肺。弟弟的遗传太无敌了,从小到大,好儿子、好学生、好员工、好丈夫、好爸爸,以至于我常常疑心,我弟弟会不会太累。我也不算太糟,由着自己喜好行事,在江湖上行走自然不易,还好有一颗粗线条的心脏,不至于太易碎。兄弟缘薄我爸生于年,一个很操蛋的年代。在粤东的小村镇,许多年前,爷爷的家算得上望族,奶奶的祖房依稀能看出画栋雕梁,应是门当户对的婚姻。可惜,这种优势在我爸出生之后的一段时期,迅速被颠覆了。爸爸兄弟姊妹七个,他排行老六,最容易被忽略的一个。大伯生于30年代,受时代影响最小,当年是武汉大学哲学系的高材生,后来任教于省委党校,是全家的荣光。从二伯开始,所有人的命运都被摆荡得面目全非,各自走上颠簸的道路。爸爸17岁就离开家,到海南插队当知青。那个时间大概是爸爸很喜欢的一段时间,所有人的人生能动性都被限制,我不知道对他来说,这是否意味着相对的安宁,所以他很下苦工、很卖力气,结交了很多顾念他一辈子的朋友。很难想像在那种条件下学医有多艰难,他从海南带回来的,除了一组木质大床板,就是医书,全都巨重无比。学医让他有机缘回到粤东,但并没有改善他的生活。人生际遇的吊诡,感性理性的限制,爸爸很是潦倒了一段时间,跟他的兄弟们拉开了巨大的差距。偏偏他是老六,不得奶奶的心。现在我已经懂得,父母的偏心,常常是造成儿女矛盾的最主要原因,但爸爸身在其中,就算看得懂,未必看得开。爸爸内心细腻多情,对父母兄弟尤其如此。亲人之间的差距和冷漠,使爸爸更加敏感和脆弱。世道的跌宕,加上亲人的不公,他一腔如水之情,真如倒入沟渠一般,叫人心灰意冷。夫妻情重我出生的时候,我爸虚岁32。在当时当地,大概是晚婚晚育到了没有脸面的程度。爸爸如此多情,自然不能单身至而立之年,谈过几段恋爱,要么是性格使然,要么是母亲阻拦,总之,感情多舛。老天爷大概看他不容易,终于在他老大不小的时候,让他遇见了我妈。用我弟的话说:我爸这辈子最成功的事,就是取了我妈。我妈,一开始是卫生院的火头军(我弟说叫“厨娘”),后来考取了护士。外公是卫生院退休的干部,女承父业,跟爸爸成了同事。妈妈的条件不错,年纪轻、个子高、身量苗条,想来爸爸的细腻多情对单纯小姑娘还是很有杀伤力的。那时候我爸肯定还不知道我妈有多适合他,这就是老天给他安排的缘法。妈妈的心太大了,无论是爸爸脾气暴躁,还是奶奶处事不公,亦或生活困窘,她最多抱怨一时,转头就不放在心上。妈妈的礼太好了,爸爸虽然有情,但拙于表达,妈妈替爸爸顾全了亲兄弟、堂兄弟、表兄弟、义兄弟、长辈、邻里、朋友的礼数,逢年过节,热情周到。妈妈太有力量了,不仅把自己的小家照顾好,在外还顶了半边天,甚至在爸爸失去收入的时候,用她并不厚实的肩膀扛起家,让爸爸有了后盾,让我们的家依然向前运转。在他们的关系里,妈妈是往前冲的那个,爸爸是往后拉的那个。如果不是爸爸,妈妈大概会像她的大部分同学那样,闯到特区闯出小小的名堂。如果不是妈妈,爸爸未必敢自主创业,未必敢生下弟弟,未必能赚下家乡一栋小小的楼房。即便如此,爸爸还是妈妈生活里的主心骨,在妈妈眼里,爸爸有文化、有见识。妈妈做了很多,爸爸觉得应该去做、但却不想去做的事情。比如家里装了电话之后,每年除夕,妈妈都会打电话给爸爸的兄弟拜年,爸爸每次都推托不讲话,说“孩子讲了就好”,妈妈于是叫我和弟弟也拜年。第二年仍旧叫爸爸讲话,爸爸还是不讲,继续叫我和弟弟讲,这个奇怪的传统就一直延续下来。家族亲缘,一直是他们不愿意触碰的话题。爸爸为此一生不痛快,妈妈倒是爽朗看得开,但我直到今年,才意识到这个问题在妈妈身上留下了巨大的痕迹。十多年前,我在妈妈手臂上摸到了一个囫囵如枣的东西,我很惊讶。妈妈特别坦然,她说早几十年就得了,身上各处还很多,有的还很大,还指出来让我摸。我那时候在外科实习过,知道多发性粉瘤、多发性脂肪瘤这些毛病,可惜是西医式临床指引,要么手术摘除,要么姑息共存——太多发了,没有症状的通常都不会去一个个挖出来。我像临床带教老师那样,并没有当回事。直到今年带妈妈去董琴师姐那里看膝关节疼痛,师姐在妈妈大腿胆经处发现了一个瘤子,多处观察后,说有可能是情志致病。我才记起,妈妈起病的时间,刚好和弟弟出生前后的时间吻合,那段时间,我们和奶奶住在同一个屋檐下。爸爸知孝,妈妈懂礼。爸爸控制不住脾气,还会和奶奶吵架顶嘴,而妈妈从来就是忍气吞声、委屈求全。那段时间,是我见过妈妈哭得最多的日子——事实上我妈非常乐观坚强——以至于幼小的我十分尴尬和无助,我不知道大人也会哭,更不知道大人哭应该怎么办。这些逃不开、避不掉、躲不了的黑色情绪,融进爸爸的气性,让他更暴躁敏感自卑,融进妈妈的血肉,在她无意识的时候结成一团一团病结。但妈妈还是强大,她用她的粗线条弱化了爸爸的心结,用她的好脾气缓和了爸爸的易怒,用她的平常心捋平了爸爸的纠结。很感谢老天,把妈妈赐给了我爸爸。儿女情长爸爸三十多岁上,才有了我和弟弟,疼爱之情,简直挂于眉梢眼角,掩都掩盖不住。我出生在弟弟之前,脾胃虽然差点儿,但说话、走路都早,于是爸爸认为他女儿十分聪颖,教她许多古诗,她也背得上,爸爸愈加疼爱。我小时候确实能背不少东西,孩子嘛,世界那么小,一个天气预报多听几遍,所有城市和顺序就背下来了。现在再问我,早就忘到九霄云外。我想这多少误导了我爸对我的认知。老弟一直很酸,他疑惑老爸为什么一直说他姐聪明,明明从小到大,他的各方面表现都比他姐优秀。弟弟的童年比我辗转得多,因为他是“不合法”的。弟弟从小学习就好,小升初他的学号是当地重点中学初一(1)班1号,完全是按成绩排的。但爸妈好像完全忽视了,按弟弟的说法,直到老师来家访,爸妈才发现他学习“那么好”。在这一点上,妈妈是服爸爸的。她说孩子爱学习、能读书,多半是像爸爸。小时候家里经济紧张,买啥都舍不得,爸爸说只要是买书,就不必舍不得。可惜爸爸也是随性行事,只说你要读书,并不说你要规划未来。当初毕业时妈妈对于我放弃临床十分不满,爸爸却没说什么。可见妈妈对人生选择更有计划,爸爸却更在乎喜不喜欢。我和弟弟都算省心,爸爸妈妈在教养孩子上,没有花太多时间和心思。但他们的教养态度,却截然不同。爸爸是完全主观的父亲视角,看自己孩子什么都好,基本上从不说“别人家孩子”怎么好,他接触到的别人家孩子,他认为没一个及得上他的儿女。妈妈是严母,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可能小时候我更野一点,我挨的揍比弟弟多。妈妈也客观,她像普通母亲一样爱说“别人家孩子”好,也关照其他的更让人操心的孩子们。后来我和弟弟成家,找的都是外地人,我本来挺担心爸爸对女婿和儿媳挑三拣四(谈恋爱的时候他确实是这样)。结果他竟然成了一个特别懂事的老人,对女婿和儿媳的不周到,连一句重话都没有。倒是妈妈偶尔会在私底下说一句,你看某某,为人习惯就是跟我们家里不一样。不知道爸爸是福至心灵,突然明白孩子的日子是他们自己的,老人的干涉只会让孩子更为难,还是爱屋及乌,一样都是自己的孩子,一样地,缺点也都能看成优点了。性格和时代使然,爸爸一生颇多曲折,但有了妈妈,这些曲折也不过是路途中的上下坡,前半段还挣扎得特别辛苦,后半段却越来越能平和看待这些起落。爸爸一生也无多少建树,如果说孩子是他一生最好的作品,他大概也能勉强同意,尤其孙子的出生,算得上爸爸的高光时刻。他那么欢乐和慈爱,好像一切是非都与己无关,看谁都笑,说的话满满都是正能量。然而这一切,都有妈妈的功劳。妈妈是一道光,驱散了尘嚣和黑暗,照亮了爸爸的生命,也给我们儿女的人生,打开一条有光的路。写于己亥年八月初四洪晓婷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北京去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北京去哪里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waa.com/zflfl/86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