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专题痰湿福音,让我们吃成一个瘦子

活动专栏

有料养生第03期

一胖“毁”所有

在文章底部评论区参与上方#一胖“毁”所有#话题讨论,首次入选赠送痰湿体质调理药茶甘和茶一盒。

导读现在,减肥的人越来越多,胖已经成为社会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可你知道吗?胖也有健康与病态之分,如篮球明星奥尼尔那种体型匀称、肌肉结实的胖,就属于健康的,而有些人则胖的出格,胖的连抬手伸腿都费劲,这则是病态的胖,是需要调体的。

?阅读完整专题,有助了解以下几个问题:

父母的“胖”会遗传给孩子么?

哪些不良习惯会损害我们的健康?

是不是吃的越少就越能减肥?

胖子都是痰湿体质么?

适合的食疗调治痰湿体质。

▍别让不良的饮食习惯“谋杀”了我们的健康

。。我们也可以发现,都是同一对父母的两个子女,一个胖,一个却瘦。这又是为什么?这主要是和后天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中国有着悠久的饮食文化,很注重吃,很注重饮食的口味。但中国人有两大不良饮食习惯:

①炒菜时多放油、糖、盐,总是强调口味,光讲美食而不讲营养。为了口味好,很多人在炒菜时多放油、多放糖。

②喜欢吃油炸、油煎食物。

。。当前我国每人平均每天摄入40克油,而我国发布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中规定,油脂的摄入量每人每天不超过25克,而油脂和糖的摄入量过多会导致肥胖,久而久之,脂肪蓄积成痰湿了。

。。盐的摄入量过多也是中国人面临的一个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标准是每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不超过6克。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标准是每人每天盐的摄入最不超过10克。但目前我国每人每天盐的摄入量役到15-20克,北方居民口味重,盐的摄入量更多。

。。中医认为咸入肾,肾主水,过咸伤肾。水温泛睥使液化障碍。盐的摄入量过高会直接导致血压升高、脾胃失调、肥胖等。

。。肉类是高能量和高脂肪食物,摄入过多往往会引起肥胖。还有明知油炸食品不健康,却贪图味美、照吃不误。经过高温或者熏烤后,油条、麻花等油炸食品,烤羊肉串、熏鱼、熏肉等烘烤食品,除了会含有很多致癌物质以外,这些食品都是痰湿之物、吃得过多,痰湿便会聚集不化。

。。早餐太少,晚餐太饱,一日三餐分布不均。平衡膳食,要注意一日三餐分配合理,很多人的早餐吃得太少基至不吃,而晚餐却吃得太多、太丰盛。不吃早餐,上午的能量从哪儿来?晚上吃得太多不仅容易发胖,而且还会影响睡眠,导致气机不畅。脾胃运化功能减弱,吃的东西就无法正常运化,就变成痰湿在体内堆积。当痰湿堆积在体内不化的时候,就出现了体形肥胖,从而造成疾病的隐患。

▍让“三高”远离你——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防护法

。。痰湿体质的人最主要的症状是肥胖,最主要的形成原因是脾胃的功能出现了问题。那么,对于痰湿体质,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我们都知道环境不一样,气候不一样,大自然的土壤成分就不一样。土壤不一样,生长的植物也是不同的。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人就是具备了痰湿体质这样的共同土壤。什么意思呢?就是虽然看起来生的病不一样,没有什么联系,但它们都具备痰湿体质这样的体质背景。也就是说,痰湿体质的人容易发生代谢综合征这样的疾病。

。。代谢综合征标志着人体多种代谢异常情况同时存在,包括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高血压、血脂紊乱、全身或腹部肥胖、高胰岛素血症伴胰岛素抵抗、微量白蛋白尿、高尿酸血症等。这些代谢异常大多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所以,痰湿体质的人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避免痰湿体质的出现,这是预防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的最好方法。

▍医院都没法治疗的病——满身长肉疙瘩

。。前面我们讲到了无形之痰。无形之痰,最常见的一个表现就是身上会长“痰核”,西医叫脂肪瘤,病体大小不等,小的如枣大,用手摸就可以找到。脂肪瘤可以是一个,也可以多发,在身体体表的任何部位都可见到,但以肩、背、腹部为多见。

。。痰湿体质的人就容易长脂肪瘤。脂肪瘤可以动手术切除,长一个、两个可以切了,那全身都长,到处都长,大大小小的一堆,外科大夫就难了,难道一个一个挖了?身体岂不是千疮百孔,而且挖了还会再长呀。

。。因此,根除满身长肉疙瘩这种病的最有效方法,也是进行体质调养,调整痰湿体质。

▍吃也有讲究——痰湿体质宜忌食物大列表

。。痰湿体质的人在饮食方面宜清淡,应适当多吃一些能够宣肺、健脾、益肾、化湿的食物。

。?常吃的食物有冬瓜、荷叶、山楂、赤小豆、白萝卜、紫菜、海蜇、洋葱、薏苡仁、燕麦、白菜、苋菜、茼蒿、绿豆芽、海带等。

。?少吃肥肉和甜、黏、腻的东西,比如蛋糕呀、点心呀。酒类也不宜多饮,而且不能吃得过饱。

。?忌吃饴糖、石榴、大枣、柚子,且最忌暴饮暴食和进食速度过快,应限制食盐的摄入。

▍茯苓茯苓,一吃就灵

。。我们都应该吃过茯苓,茯苓对于痰湿体质的人来说是一个最好的药食的源的佳肴。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化痰,而且还宁心安神。

。。有时吃些茯苓饼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茯苓饼是用茯苓霜和精白面粉改成的薄饼,中间夹有用蜂蜜、砂糖熬熔拌匀的蜜饯及松果碎仁,其形如润月,薄如纸,白如雪,珍美甘香,风味独特。

-茯苓小故事-

。。关于茯苓饼的制食法,早在年前的南宋《儒门事亲》中就有记载:茯苓四两,白面二两,水调作饼,以黄蜡煎熟。不过这种蜡煎的饼并不好吃。待到了清初,有人提出糕贵乎松,饼利于薄的主张,于是,后来的饼就越来越薄。

。。继而,人们又不满足于其炎而无味,随后便加用多种果仁、桂花和蜂蜜调制的甜馅,即用两张饼合起来,中间夹馅的茯苓饼。这种茯苓饼既桂香浓郁,又营养丰富,且有安神益降之功。

。。相传,有一次慈禧太后得了病,不思饮食,厨师们绞尽脑汁,选来几味健脾开胃的中药,发现其中产于云贵一带的茯苓,味甘性平,且有益脾安神、倒水渗湿的功效。于是,以松仁、桃仁、桂花、蜜糖为主要原料,配以适量茯苓粉,再用上等淀粉摊烙成外皮,精工细作制成夹心薄饼。慈禧吃后,很满意。并常以此饼赏赐宫中大臣。因此,茯苓饼更是身价百倍,成了当时宫廷中的名点。后来,这种饼传入民间,成为京华风味小吃。

。。茯苓改善痰湿很有效,但茯苓饼毕竟含有砂糖、蜂蜜,痰湿体质者不宜多吃,尤其是糖尿病人更不适宜。

。。现代研究发现,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能增加尿中钾、钠、氯等电解质的排出,有镇静及保护肝脏、抑制溃疡的发生、降血糖、抗放射等作用。

?《奉亲养老书》中有一个药膳,即茯苓鸡肉馄饨:

现代的做法,是用茯芩50克,鸡肉适量,面粉克制作。茯苓研为细末,与面粉加水揉成面团,鸡肉剁细,加生姜、胡椒、盐做馅,包成馄饨。茯苓补脾利湿,鸡肉补脾益气,姜、椒开胃下气。用于脾胃虚弱、痰湿困脾的。

?《圣惠方》里的茯苓麦冬粥:

用茯苓15克,麦冬5克,粟米克制成。粟米加水煮粥,二药水煎取浓汁,待米半熟时加入,一同煮熟食用,具有良好的祛痰除湿功效,特别适用于痰湿体质偏于痰湿内蕴和痰湿困脾的人。

▍痰湿体质的福音——来自薏苡仁最贴心的问候

。。薏苡仁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又是一种普遍、常吃的食物,性味甘淡微寒,具有利水消肿、健脾,祛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

。。古代有一位富翁家的千金小姐,不知何故,皮肤没有弹性,油光满面,还粗糙得像海桐皮似的,经多方医治无效,以至年届24岁仍无人上门提亲,员外心急如焚。后听说用薏苡仁煮粥,可除此疾,于是每月早中晚各用50克左右薏苡仁煮粥,又用克净苡仁米煎水给小姐当茶饮。半年后,小姐皮肤光滑如珠,细腻如玉,光彩照人。所以薏苡仁祛痰除湿的作用较好,而且营养丰富,是痰湿体质的人可以经常食用的。

。?《本草纲目》里记载了薏苡仁粥:

用薏苡仁50克,与粳米克,加水煮成稀粥,每日食1-2次,连服数日。主要就是取薏苡仁补脾除湿的功效。还可以用薏苡仁20克,冬瓜子30氪粳米克煮粥,因为冬瓜子也有化痰利湿的作用,两药在一起药效更好。

▍酸里带着郡个甜的山楂也是好药

。。痰湿体质的人,不管是痰湿蒙蔽清窍的,或者是痰湿内蕴的还是痰阻气道,或者痰湿困脾的都可以适当多吃一些山楂。我们都知道冰糖葫芦,冰糖葫芦其实就是山楂。

-山楂小故事-

。。有这样一个传说故事。南宋绍熙年间,宋光宗最宠爱的黄贵妃生了怪病,她突然变得面黄肌瘦,不思饮食。御医用了许多贵重药品,都不见效。眼见贵妃一日日病重起来,皇帝无奈,只好张榜招医。一位江湖郎中揭榜进宫,他在为贵妃诊脉后说。只要将棠梂子(即山楂)与红糖煎熬,每次饭前吃5~10枚,半月后病准会好贵妃按此方服用后,果然如期病愈下是龙颜大悦,命如法炮制。

。。后来,这酸脆香甜的山楂传到民间,就成了冰糖葫芦。山楂含多种维生素、山楂酸、酒石酸、柠檬酸、苹果酸等,还含有黄酮类、内酯、糖类、蛋白质、脂肪和钙、磷、铁等矿物质,所含的解脂酶能促进脂肪类食物的消化。

。。所以,痰湿体质的人适合吃山楂,最好的就是山楂茶。用山楂克,干荷叶克,薏苡仁50克,甘草30克。将以上几味药共研细末,分为10包,每日取一包沸水冲泡,代茶饮。

▍不同季节如何保养自己

梅雨天

。。痰湿体质的人,机体内痰湿内盛,痰多了,湿也多了。所以对梅雨季节及湿环境适应能力差,不能耐受潮湿。湿气的性质是重浊的,所以会阻塞我们人体的气机,会伤到阳气。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通常每年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前后是梅雨季节。天空连旧阴沉,降水连绵不断,时大时小。痰湿体质的人最怕过的就是梅雨季节。我们就应该避免外湿伤身,尽量离开潮湿的地方。

。。注意安排作息时间,克服阴雨潮湿天气对痰湿体质人的影响。痰湿体质的人就要特别注意,午休的时间不能过长,以免因天气的外湿和机体的内湿结合,进一步阻遏气机。

阳春二月

。。一般来说,二月份正是过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吃团圆饭,亲朋好友也在此时大量聚会,此时人们会摄取大量的肉食。而痰湿体质的人就特别要注意了,尽量少吃肥甘厚味的东西,可以多吃一些时鲜果蔬,并随季节变化来调整饮食。

。。痰湿体质的人体内痰和湿的聚集主要就是因为脾胃的运化功能不好了,所以固护脾胃是首要任务。脾胃疾病存在鲜明的季节特点。

春夏交替

。。春夏之交温暖多民虽然气候已逐渐变暖,甚至炎热,但也会受到突如其来的风雨变化而着凉受寒,而寒气又十分容易直中脾胃。因此,即使是在气候逐渐变暖的情况下,对胃部做好必要的保暖工作也是很重要的。

炎炎长夏

。。长夏季节更应该注意规律生活,注意劳逸结合。因为白天越来越长,人们容易过度劳作,过劳则伤脾,所以要注意生活调养,以保护正气。晚上,应当避免熬夜。这不仅因为夜间工作与白天相比更加伤神劳血,而且因为昼夜的变化对人的胃肠功能也存在着显的影响。

授权摘自王琦《九种体质使用手册》,内容有删改,转载请告知

查看关联文章







































白癜风有哪些什么症状
白癜风专科医院山东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waa.com/zflfl/9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