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详解肾母细胞瘤病病理表现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认识一下肾母细胞瘤病!

肾母细胞瘤病知多少

肾母细胞瘤病(nephroblastomatosis)是一种少见的肾脏疾病,具有发展成为肾母细胞瘤的能力,是一种瘤前病变。

影像表现

B超对大于8mm的、弥漫性病变效果较佳,多用于该病的筛查,肾残余多表现为肾内低回声、等回声,偶尔为强回声的病变,肾外形均没有改变。而CT和MRI敏感性较B超更高,可发现直径5mm的病变,均质性,且未改变肾外形。

镜下观察

HE×20肾源性残余

HE×10叶周型肾母细胞瘤病

HE×10叶内型肾母细胞瘤病

单从细胞学特征来说,增生性肾源性残余不能与肾母细胞瘤鉴别,少数肾源性残余分叶周型(PLNR)表现为整个肾或部分肾表面形成某种程度的连续性带状,即弥漫性小叶周边型肾母细胞瘤病;其过度增生可导致肾增大而临床表现明显,多见于1~3岁儿童,多为双侧,一侧病变重,另一侧病变轻。

免疫组化

CK染色,原始小管阳性(IHC×10)

Ki-67染色,少量瘤细胞阳性(IHC×10)

鉴别诊断1.肾母细胞瘤:增生性小叶周边型肾源性残余与肾母细胞瘤鉴别十分困难,而标本含有包括病变处组织和正常肾组织时鉴别较易。增生性PLNR直接紧邻正常肾组织,而肾母细胞瘤与正常肾或肾残余被纤维性被膜分开;影像学示增生性PLNR增长时保持卵圆形,不改变肾外形或肾轮廓,均匀一致,而肾母细胞瘤则为非均质性肿块,肾外形破坏;肉眼观肿瘤为多结节、鱼肉状,镜下肿瘤与挤推残留肾实质形成明显的所谓假包膜,肿瘤组织间未见正常的肾小球和肾小管。2.肾血管肌脂肪瘤、后肾腺瘤及后肾腺纤维瘤:少见肾肿瘤,肾小管样结构间为无细胞的间质成分或伴有成片的梭形细胞间质。本文来源:临床影像及病理库责任编辑:高洁版权申明本文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End-*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在审核通过时的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已发表内容的适时性,以及所引用资料(如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亦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waa.com/zflms/117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