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于颅内的肿瘤,调养方案

小坏旦

修复身场

健康心灵

肿瘤的治疗,不外扶正与祛邪两方面。早期祛邪为主,中期攻补兼施,晚期则以扶正为主,佐以祛邪。由于肿瘤发现时,多为中晚期,必须攻不伤正,时刻注意阴阳气血之调燮,尤应侧重补脾益肾,方可缓解症情,延长生存期。正如张景岳所说:“噎嗝反胃,当益脾肾,舍此二法,别无其他”,是十分正确的。一、祛邪“内有有形之积”,多有癥瘕痞块存在。因癌细胞不断分裂增殖肿块压迫周围血管、神经,而出现疼痛、梗阻,甚则腐烂、坏死,可见发热、出血、昏谵等征象。根据症情,可采用下列三法以祛邪抗癌,所谓“邪去正始安”。1.清泄热毒凡见发热,局部红肿热痛,口干,便难,苔黄或糙、质红,脉弦数之“热毒证”者,均宜清泄热毒,常用药为野菊花、重楼、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金银花、地龙、人中黄、山豆根、山慈菇、生大黄等。如伴见胸脘胀满,泛呕纳呆,乃兼挟湿浊之象,需加藿香、佩兰、厚朴、郁金、姜半夏等芳香宣化之品。如发热加剧,烦躁不安,或有出血倾向,舌质红绛,脉洪数的“血热证”者,应加犀角(水牛角30g可代)、鲜生地黄、牡丹皮、赤芍、生地榆、鲜石斛等凉血养阴之品。“血热证”多见于病情加剧或晚期癌症患临者,凡见舌红绛无苔,脉弦急的,都是病情恶化的先兆,预后多治验不良。2.涤痰散结朱丹溪曰:“凡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是痰”。《类证治裁》:“结核经年,不红不肿,坚而难移,久而肿痛者为痰核,多生耳、项、肘、腋等处。”符合恶性淋巴瘤症状的描述。痰是多数肿瘤的致病因素,因此涤痰散结是治疗肿瘤的大法之一,常用药物为生南星、生半夏、壁虎、僵蚕、蜂房、川贝母、海藻、昆布、天葵子、白芥子等。生南星、生半夏有毒,需加生姜6片先煎1小时始妥。3.化瘀软坚肿瘤质坚,推之不移,高低不平,肿痛,舌质紫暗,脉坚涩,呈“瘀积癥痞证”者,皆可用此法,常用药物为三棱、莪术、水蛭、虻虫、全蝎、蜈蚣、廑虫、桃仁、红花、丹参、赤芍等,可以改善病灶周围的血液循环,促使抗癌药物的渗透,使肿瘤变软,有所缩小,减轻疼痛,缓解症状,控制发展。二、扶正相似于现在的“免疫疗法”,即在祛邪的同时,必须根据患者阴阳气血的偏颇,予以调补,才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改善症状,稳定病情,“养正积自消”也。1.滋养阴血肿瘤在中晚期由于阴血耗损,多见头眩、心悸,口渴咽干,烦热不安,舌边尖红,或舌绛无苔,脉弦细而数的“阴虚内热”之证,治当滋阴养血,药如生地黄、川石斛、天冬、麦冬、女贞子、墨旱莲、白芍、阿胶、北沙参、西洋参、枸杞子等。如舌质红绛转淡,渐生薄苔,说明症情好转,,预后较好。2.温阳益气由于长期使用清热解毒药,或放疗、化疗后,体气大虚而出现疲乏困惫,恶寒肢冷,口淡不渴,二便清利,苔白、质淡胖、边有齿痕,脉细弱无力,一派“阳虚气弱”之象。治宜温阳益气,药如黄芪、党参、附子、肉桂、白术、干姜、山茱萸等,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症状,抑制肿瘤的发展。3.补脾健中长期使用清热解毒,或活血化瘀、攻坚消癥之品,脾胃大伤,脾阳不振,形瘦,纳呆,腹胀便溏,舌质淡胖,脉细软之“脾胃虚馁”之证。治宜补脾健中,药如香砂六君汤加山药、薏苡仁、鸡内金、红枣等,以增强体质,改善症状。颅内肿瘤颅内肿瘤系指生长于颅内的肿瘤,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病因可能与脑胚胎组织发育异常、遗传、化学等因素有关。临床表现可归纳为颅内压增高症状和局部症状。颅内压增高所引起的症状有头痛、呕吐、视觉障碍等;局部症状随脑组织受损部位不同而异,可表现为对侧偏瘫、对侧同侧偏盲,行走不稳、共济失调等。祖国中医医学认为本病多由脾肾两虚、痰湿内阻、气血郁结、肝风内动所致,属中医“风痰”、“头风”、“虚劳”范畴。脑瘤患者死亡的原因大多数是由于颅内压力增高,脑组织的移位,最后导致脑疝,压迫脑干而危及生命。(一)起居调养法(1)注意精神调养,减少病人的恐惧心理,保持情绪愉快,力戒激动或突然性的精神刺激。(2)注意保暖,预防感冒。(二)药物调养法1.常用验方(1)金剪刀(干品)30克(鲜品克),水煎,1日内分2~3次服。(2)芪龙天麻汤:黄芪40克,地龙12克,天麻12克,蜈蚣2条,当归30克,鸡血藤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夏枯草30克,葛根30克,赤芍15克,白芍15克,桃仁12克,川芎12克,丹参25克,胆南星10克,生甘草10克。每日1剂,水煎服。2.中成药(1)复方抗瘤粉:每日3次,每次服20克。注意忌辛辣刺激性饮食。(2)平消片(丹):每日3次,每次6~8片。(三)饮食调养法肿瘤病人因饮食不振,营养摄入不足,体质每况愈下,所以,对肿瘤病人的饮食调养显得尤为重要。癌症患者饮食调养总的原则是: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和高无机盐。药粥:玉米粉50克,粳米克,红糖适量。将粳米淘洗净,入锅内加水煮粥,煮熟后加入玉米粉再煮成稀粥,食时入红糖调匀即可。(四)针灸调养法针刺合谷、太阳、人中、涌泉、足三里、中脘、内关穴。(五)天龙调养法颅内肿瘤病人不宜做剧烈的大幅度运动,这里介绍中度风呼吸法自然行动,包括:(1)迈步法。患者根据病情所在侧,决定出脚次序。步法要有节奏,不要形成“八”字脚,要注意松腰、松胯,眼向前方平视。同时,舌抵上腭,即将舌轻抵上腭与牙龈交界处,沟通任、督二脉。(2)摆臂法。臂与手的摆动要自然,与迈步配合好,要有节律而自然,不用力。动作时,肩、肘、腕、全身关节都要放松,腋下要虚,臂要保持做弧形运动,不要拉直,否则影响气血的运行。(3)调息法。用鼻呼吸,先吸后呼。吸气时略带“风”声,声音不要太大,吸比呼短而略重,呼吸与步子配合。(4)收功法。使身体由练功时的动作末式恢复到行动开始时的松静站立姿势。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waa.com/zfltz/107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