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谈阳气

关于阳气的几则医话

在中医文化中,阴是指人的身体,阳是指人体具有的能量。人的一生就是一个阳气衰减的过程。古人云:有形之躯壳,皆是一团死机,全赖这一团真气运用于中,而死机遂成生机;人身立命就是一个火字,真气命根也,火种也,人活一口气,即此真气也。阳气就是真气,储藏在肾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元气,常说的元气大伤,即是伤了阳气。所以,治病时需注重扶阳!扶阳的目的,就是使人自愈能力增强,因为任何疾病都可以自愈,而扶阳就可以增强自愈能力。扶阳实在是养生与治病的第一法门,也是唯一法门。扶阳与温阳、扶阳、通阳虽然用词不同,其本质却是相同的。温阳重在祛寒,扶阳意在补虚,通阳则以化浊为主,归根到底,三法皆是扶阳。阳化气,阴成形!若阳气宣通,则阴霾自散,周身不病。偶尔阳气不足或不通时,机体会暂时把阴浊瘀毒水饮痰湿等代谢产物打包放在某处,表现出来的可能是脂肪瘤、结石、增生、囊肿、脂肪肝、肿瘤等等。若检查发现此类东西,这都是暂时的生理变化。一旦阳气充足了,气化功能加强,这些产物就会自然消失。

《黄帝内经》中有一句,“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养护阳气是养生治病之本。人之生长壮老,皆由阳气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阳气为之化。“阳强则寿,阳衰则夭”,所以,阳气决定生长!如果我们希望身体阳气充足,就要跟随太阳的步伐,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waa.com/zfltz/119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