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subcutaneouspanniculitis-likeT-celllymphoma,SPTCL)是近年来才明确的一种皮肤原发性淋巴瘤,起源于αβ-T细胞,是一种新的淋巴瘤亚型,以四肢或躯干皮肤单发或多发的结节、斑块、皮下肿块为主要表现,常发生噬血细胞综合征,病情进展迅速,预后不佳,不伴发噬血细胞综合征者早期治疗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可高达80%以上〔1〕。本病临床上较为少见,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1%以下〔2〕,国内文献大都为个案报告,现将我院诊治的1例SPTCL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1、临床资料
患者夏XX,女,48岁,因“发现左腰部肿物1月,增大伴疼痛10天余”-8-16入院。患者于年7月无意中发现左腰部肿物,当时大小约2*2cm,不伴疼痛,无畏寒发热,到外院就诊,建议手术切除,患者拒绝手术,8月初自觉左腰部肿物增大,伴疼痛明显,局部皮肤潮红,为进一步诊治,收住我院。入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全身皮肤未见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左腰部可及一肿块,大小约6cm*5cm,质中,边界尚清,活动度尚可,局部皮肤完整,未见脓点,色潮红,皮温稍高,触痛较明显,无波动感。心肺无异常,肝脾未扪及。行肿块切除及病理活检示:Vim(+),CK(-),EMA(-),SMA(-),ALK(-),Des(-),S(-),CD68(+),P53(-),Ki-67(2%+),CD31(-),CD34(-),CD3(+),CD45RO(+),CD20(-),CD79α(-),CD56(-),CD4(-),CD8(+),LCA(+),TIA-1(+)。病理诊断: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骨髓穿刺活检:送检骨髓组织基本正常,各系各阶段细胞可见,粒红系细胞比例基本正常,巨核细胞形态及数量未见明显异常,细胞间未见网状纤维增生,其中见少量T细胞标记阳性的淋巴样细胞(<10%),不排除T细胞淋巴瘤累及骨髓可能。其他检查:大小便常规、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胸片、心电图、腹部B超未见异常,胸腹CT未见淋巴结肿大。临床诊断: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IV期A)。治疗经过:患者的于8月31日起先后予以CTOP方案(CTXmg/m2,d1,THP50mg/m2,d1,VCR2mgd1,pred60mg/d,d1-5)21天一疗程,化疗6次。患者手术伤口在化疗第4疗程后痊愈,无其他不良并发症。
1、讨论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subcutaneouspanniculitis-likeT-celllymphoma,SPTCL)是一种少见的侵犯皮下脂肪组织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可发生在各个年龄阶段,多见中青年,男女发病比例相当,皮损可累及全身任何地方的皮肤,但多发生于四肢及躯干,表现为单发或多发斑块、结节,可形成溃疡。皮下结节常为无痛性结节,但易复发。全身症状早期以非特异性全身症状为主,表现为发热、畏寒、疲乏、肌肉酸痛、体重减轻、肝脾肿大、浆膜腔积液,少数患者有全身淋巴结肿大,全血细胞减少。临床上半数以上常被误诊为皮肤结节性红斑或脂膜炎。SPTCL可有两种迥然不同的临床过程,一种是不伴系统症状,反复发生自愈性皮损的迁延过程,化疗效果好,而另一种则伴有噬血细胞综合症(hemophagocyticsyndrome,HPS),病情进展迅速,对化疗不敏感,预后极差,诊断后迅速死亡。HPS可能是由于肿瘤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激活巨噬细胞,后者吞噬血细胞引起病理改变。本病死因不是因肿瘤播散导致器官衰竭,而是由HPS导致的血细胞减少,从而产生并发症而引起死亡〔3〕本病的组织病理学特点为:SPTCL的病变原发于皮下脂肪组织,形成叶状脂膜炎病变,很少累及真皮和表皮。瘤细胞浸润于脂肪细胞之间,可呈叶性或弥漫性脂膜炎样,多呈花边外观,其浸润的淋巴细胞有多态性,可为大、中或小细胞,但常以某一型为主。可见组织细胞吞噬红细胞和坏死碎屑形成特征性豆袋细胞〔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43、CD45RO、CD3阳性,CD20、CD68阴性,可以是CD4+、CD8-,也可以是CD4-、CD8+或CD4-、CD8-。表达活化的CD8+CTL表型,分泌颗粒酶(TIA-1)、穿孔素和T细胞胞质内抗原〔5〕除少数病变局限的患者可采用皮质激素或放疗获得持续缓解,大部分SPTCL的治疗采用CHOP或CHOP样方案化疗,总缓解率约为53%(20/38)〔6〕。用于NHL较为强烈的二线方案如MACOP-B、m-BACOD以及氟达拉宾(Flu)单药或含Flu的方案如〔FND(氟达拉宾,米托蒽醌,地塞米松)、FLAG(氟达拉宾,阿糖胞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也可用于SPTCL,个别患者能获得完全缓解〔7〕。国外文献报道,造血干细胞移植在SPTCL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完全缓解率为92%(12/13),中位缓解时间≥14个月〔8〕。
本例患者中年女性,以发现皮下单个肿块起病,活检病理免疫组化染色示:CD3(+)、CD45RO(+)、CD8(+)、TIA-1(+),CD20(-)、CD56(-)、CD4(-),与年WHO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分类对SPTCL的新定义相符合,也与王琳等人总结的20例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结果一致〔9〕。患者全身淋巴结及肝脾未累及,骨髓有浸润,诊断为IV期,但是不伴有嗜血细胞综合征,预后良好,目前经6化疗CTOP方案化疗后完全缓解。
转载来源:扶云碧大夫
北方乌发口服液白斑医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twwaa.com/zfltz/5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