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顶佛光耀宝珠--大洪山风景区用文化铸旅游之魂
盛夏七月,大地酷热。而国家级风景区“楚北天空第一峰”大洪山宝珠峰却清风快意,凉爽怡人。湖北副总、楚天都市报总张勤耘带领团体几大媒体的文字、摄影等资深慕名前来采风,看到佛教圣地标志性建筑宝珠峰慈恩寺金顶游人如织,感慨地说,金顶买通了大洪山的文脉,文脉通则旅游兴。大洪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方圆350平方公里,横卧江汉,蜿蜒荆襄,气势磅礴,风光娟秀,具有“一山分四季,10里不同温”的气候特点。这里阳春可观花,炎夏可避暑,金秋可登高,隆冬可赏雪。游山则“千峰耸峙白云隈,积雪经春未肯干”,观水则“千寻碧涧空中落,一片白云岭上生”,览林则“垂荫伞盖千峰秀,溪吟风嘤万壑幽”,探洞则“山河泉石奇中异,鬼斧神工天之作”,溯古则“汉东百川佛号起,楚北千河玉露生”。如何为大洪山旅游定位?2009年7月,时任湖北省省长李鸿忠视察大洪山时提出,打造“湖北佛教首山、华中养生天堂”。此话1出,让大洪山风景名胜区的决策者恍然大悟:旅游者以寻求精神享受为目的,可以说是文化消费者。因此,旅游业的核心产品只能是文化产品或文化含量高的产品,旅游经营者只有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才能从交换中实现盈利的目的。让玄妙的佛教文化与美丽的自然风景,共同为大洪山构建出天人合一的和谐氛围,使游人置身其中,犹如品读一部博大精深的百科全书,一读三叹、赏心悦目。目标明确,大洪山风景区党工委、管委会开始大手笔运作。大洪山曾是我国佛教禅宗派的重点丛林。唐以后陆续在大洪山主峰4周建有寺庙26处,传承香火数百年,僧众达数千人。宝珠峰在唐、宋、明、清历朝历代都是佛教圣地。山上洪山禅寺上院有殿堂百余间,佛像金饰,阁藏满经,香火不断,磬钟长鸣。山下洪山禅寺下院更是钟声与经声融合。明朝王钺在《金刚坡望大洪山寺》诗中描写道:扪萝攀石扣禅关,五月阴寒雪满山。遥听云端箫鼓沸,始知天上有人间。为再现唐宋时期的“楚天望刹”之景观,大洪山风景区开始在万寿禅院原址上复建洪山禅寺。新院宇飞檐斗拱辉增日月,碧精舍红墙金瓦光烁云天,建有山门,210护法神廊、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祖师殿、藏金阁、僧人斋房等房屋近百间。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为宝珠峰设计慈恩寺,建筑面积达1.1万平方米,那最能体现中国建筑精华、形态飘逸、美好大气、恢宏巍峨的殿宇群,将雄踞大洪山最高峰宝珠峰之颠。经过13个月的建设,慈恩寺核心标志性建筑金顶和大悲阁顺利竣工。今年5月31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净慧等大德齐聚金顶,共同为金顶佛像开光。金顶全身铜铸,金碧辉煌,建筑高度15.9米,在全国同类中位居第一。底座设1地宫,安置泰国僧王护送的佛指舍利和本焕长老血经的金铸版,用珠宝供养,勒碑铭记。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印顺法师担负慈恩寺监院。大洪山宝珠峰周围有99峰,连绵起伏翘首主峰。60余处岩山似兽、似禽、似物,千姿百态,27个已开发的溶洞钟乳林立、色采绚丽、暗河奔涌、景象非凡,42湖、99泉、53溪、10瀑布,以其声、光、形、色构成了1座人间瑶池,已知乡土树种68科237种、有观赏价值的34科96种,区域内有景区11个,景点97处,景物景观3410宗。原始自然生态,是打造“养生天堂”的难得资源。为保护大洪山原始自然生态资源,风景区每一年投入百万元进行管护。拿出30多万元把核心区域的原始山林托管给农户,让农民通过看护山林取得收入。发展农家饭庄、客栈、旅游纪念品、民俗表演等项目,将以林为生的2万农民转变为靠旅游致富。同时,在旅游精品项目开发上做好文白癜风应该怎样治疗章。对两王洞、筱泉洞、白龙池、飘流河等景观景点,修人行栈道,安装灯光,编写故事,配专门解说导游。位于海拔800米处的两王洞,可游洞长千米,洞内钟乳石仿佛观音菩萨打坐的莲花台、佛像神态各异、罗汉满堂、龟踞高台、巨龙出海。特别是有1厅堂,石幔密布,厚薄有序,敲击石头可奏出优美的乐曲,景区将它取名为“编钟音乐厅”。搜集大洪山古老的传奇故事,架构大洪山旅游的文化长廊。北京白癜风医院地址大洪山有王匡王凤叔侄农民起义的好汉文化,有流传久远的神仙文化,有玄妙神秘的佛教文化,有汹涌澎湃的红色文化,有地域独有的民俗文化。管委会约请文化艺术方面的专家学者和民俗学家,深入大洪山采风,两年来出版了《大洪山志译注》、《大洪山风情录》、《楚北名胜大洪山》等近两百万字的专著和作品,这些文字为大洪山注入了鲜活的灵魂。站在大洪山宝珠峰顶,白云悠悠,林涛阵阵。湖北佛教首山、华中养生天堂的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谈及开发大洪山文化旅游资源,大洪山风景区党工委书记刘泽富信心满怀:发掘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保护原始古朴的自然文化,培养地域特点的民间文化,用文化来铸大洪山旅游之魂。
本报罗毅特约钟克波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waa.com/zldff/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