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前,种下了因
高血脂患者被发现患病时大多已年过半百,然而仔细深究会发现,病因早在50岁前便已种下——
长期高脂饮食大鱼大肉,缺乏运动。这使得从食物中摄取的外源性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严重过剩,而缺乏运动又使得这些脂类的消耗和调节出现障碍。
长期大量吸烟研究显示,尤其是每天吸烟20支以上者,冠心病风险会增加2~3倍。熬夜时吸烟,会使血液的黏稠度比正常时升高8倍以上。
生活不规律他们往往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作息不规律,这容易导致血压、血糖值超标或接近临界值。高血压和高血糖,与高血脂一起共舞,互相推波助澜,让血管的老化更加严重。
50岁后,恶果暴发
一般而言,男性45岁,女性55岁之后,一生中各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累积的危险,会被集中表达和显露出来。
血脂、血压和血糖皆如此。
后天的慢性疾病,大多是不良生活方式所致。经历二三十年的漫长发酵期,后果就会显现出来。
高血脂患者中,只有个别是由家族性的遗传病引起的,生下来胆固醇就很高。
如黄色素瘤(脂肪瘤)等。
正常来说,人们不可能吃第一口肉就出现血脂高,绝大多数是长年的高脂饮食、缺少运动所造成的。
一口吃不成高血脂。年纪大了,血管小了
高血脂的威胁,在于它将加速血管的老化。
年轻时,我们的动脉血管口径大、管壁光滑、柔软弹性好。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内径却变得越来越细。从30岁开始,血管的管腔,由于脂质沉积物的增多,口径开始缩小。从40岁开始,血管堵塞开始加快。
留意过家里的自来水管吗?天长日久,水管壁生锈结垢,水流变小,流速减慢。血管亦如此,当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肪斑块在血管内壁越积越多,形成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便开始凹凸不平。
血管口径越来越窄→柔韧性降低→出现硬化→血流受阻→身体组织和器官不能及时得到供给。
而且,最致命的事件一直都在虎视眈眈——这些脂肪斑块随时可能破裂脱落,在短时间即可形成血栓。
血栓随着血流运动,造成血管突然堵塞。
如果堵塞了心脏的冠状动脉,可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如果堵塞了脑部的血管,可出现脑梗死,也就是俗称的中风。
合理饮食,有望逆袭
血脂异常的长期危害已经显而易见,虽然50岁前我们种下了因,但50岁后我们仍然有机会弥补。因为,大多数的血脂异常仅仅为轻度异常。饮食治疗,是通过饮食调整,切断血脂的主要来源,这是血脂异常治疗的基础。
具有安全、有效、经济的特点。一般来说,轻微的血脂异常,通过饮食疗法即可控制。植物甾醇可以抑制胆固醇的吸收,因此多食用富含植物甾醇的蔬果或者其他含有植物甾醇的食物,效果更佳。如果3个月后仍有异常,这时再配合其他方法进行治疗。
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再加上持之以恒的运动,大多数高血脂患者可望在无需降脂药物的情况下逆袭成功。
看完这篇想说点什么?翻到下面写评论吧~
责任编辑:黄海菱
投稿及合作请联系:fd.lyan
jtys.cn本文版权归《家庭医生》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回复下列关键词可查看相应栏目文章:一图读懂
美食美刻
节气
长条漫画
医院排行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waa.com/zldff/7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