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管治疗20年随访的历史前瞻性队列研究

医院刘雪卢志山翻译整理

“纵观根管治疗术发展的历史,由于各位学者判定的的标准、观察的时间、选择的病例数等不同,疗效评定不尽相同,一般成功率在80%以上。目前普遍的共识是,根管治疗术的效果良好,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评估方法的科学化,其成功率显著提高。”(《牙体牙髓病学》,第四版,P)

虽然“根据研究报道,根管治疗后1-5年发生的治疗后疾病大约占10%-50%”,但是实际临床上,我们常常和患者交流“成功率90%以上”或者95%以上,甚至98%以上。

目前,对根管治疗后疗效的短期内研究比较多,而对根管治疗后长期的疗效研究比较少。IEJ第九期正式发表的本文,研究了根管治疗后20年的效果情况,了解这个研究的结果并不一定是肯定的结果,但至少可以指导我们临床上的医患交流,使得我们对根管治疗的远期疗效有信心(当然,要追求根管治疗的远期疗效,就应该追求根管治疗过程中的感染清创,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这种信心就是盲目的)。

一、摘要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评价回访时间超过20年的患者根管治疗牙齿存留情况和健康情况。

方法:纳入研究的牙齿均由一名专家完成,按照下列方法进行:手用根管器械预备、侧向/垂直向加压牙胶充填、玻璃离子水门汀/复合树脂粘结充填。大部分的牙齿在之后接受了金属烤瓷冠修复。

名患者纳入本研究,每两年进行一次回访,通过临床和影像学方法单盲评估其临床症状和根尖周状况(PAI)。

分析下列变量因素:年龄、牙位、牙齿类型、初始诊断、根尖周指数、根管充填长度和冠部修复类型。

结果:

在20年的随访中,72名患者完成了整个随访(31名男性,41名女性,平均年龄57.7岁,共颗牙齿)。

36名患者在本研究结束之前发生其它疾病或死亡而被排除在研究之内。22名患者失访(占17%)。

在治疗完成4-6个月后,40%的牙齿做了单颗牙齿的金属烤瓷冠修复;8-19年的随访时间中,有53%的牙齿采用金属烤瓷冠替换原来的复合树脂修复体。

颗牙齿中,颗分类为存活(79%);颗牙齿分类为健康状态(65%,PAI≤2);39颗牙齿因非牙髓病原因被拔除(20%)。

多水平分析证实牙齿类型对牙齿根管治疗后的存活和健康状况具有临床相关型。牙齿的位置和初始的诊断只能显著的影响牙齿的健康状况。

结论:

根管充填的牙齿拔除的原因更多的是与非牙髓因素有关,而非牙髓疾病因素有关。

纳入定期随访研究的牙齿中,大多数完善根管充填、具有良好冠部修复的牙齿能够保持功能和健康超过20年。

二、前言

根管治疗之后进行长期临床效果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很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和探讨。但是,这些研究所涉及到的病例大多数是根管治疗之后5-10年的随访研究,这些研究表明根管充填的质量和术前根尖周的状态是与最终治疗效果相关的最主要因素。

根据研究报道,根管治疗后1-5年发生的治疗后疾病大约占10%-50%,其主要的原因是根管内碎屑和细菌不能彻底清除。而在长期研究中,可能是其它因素导致根管治疗后牙髓病变再次加重、其它病变发生或者牙齿脱落。根管再治疗的原因通常是根管内再感染和根尖周持续病变有关,但根管治疗10年后进行根管再治疗的比例并没有见到报道。同样,对根管治疗后存活20年或更长时间的根管治疗进行分析,可以提供各种临床和技术指导,从而改进根管治疗的方案。

本前瞻性队列研究的目的是对在-年接受根管治疗的名患者,按照随访的要求进行长期根管治疗临床效果的评估。

三、材料和方法

(一)参与者和研究设计

名在年1月至年1月期间接受一次或多次根管治疗的患者纳入研究。

本研究完全按照伦理(包括《赫尔辛基宣言》)的原则进行。在根管治疗时,每个参与者都签署知情同意书,接受相应的治疗计划和相关的费用,并同意遵照回访计划。

1)纳入研究的患者符合下列标准:

2)至少有一颗需要根管治疗的牙齿

3)年龄18-65岁

4)当地居民

5)社会经济条件相似(中等教育和中等收入水平)

6)没有固定义齿和/或活动义齿。

根据上述标注你,最终有名患者纳入最终的研究。

本研究评估的因素包括术前因素(年龄、性别、牙齿类型、牙位、初始诊断和初始根尖周指数)、术中因素(根管充填的长度)以及术后因素(冠修复类型)。

(二)术前诊断

根据临床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将根管治疗的原因分成三类:

1)活髓牙患牙髓疾病:活髓牙因深龋或因为修复原因需要根管治疗。

2)未治疗过的牙齿患有急性/慢性根尖周病:存在透射阴影(根尖周病变)

3)曾做过根管充填牙齿的急性/慢性根尖周病:牙髓病变加重

(三)根管治疗

(四)冠部修复

牙齿在根管充填完成后2-3周内,使用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垫底(厚度2mm),然后酸蚀,粘结,使用光固化材料采用分层充填技术进行冠部修复。

未采用银汞合金充填修复。

牙髓治疗后大约4-6个月,制作金属烤瓷全冠,使用聚羧酸水门汀粘固。

有11颗牙齿在根管充填完成后需要制作金属桩,然后粘固后再进行冠修复。

(五)术后评估

通过根尖片和临床检查标准来对最终的治疗效果进行分类。在每次随访的过程中,对每位患者进行详细的检查。

在进行放射学评价之前,检查这通过各种类型的根尖周病变X线片进行学习校准;最终,根尖根尖周指数分数,将根尖周病变分类如下:

1)健康:无根尖周病变X线表现(PAI评分≤2),无临床体征和症状,包括叩诊无症状。

2)牙髓病变:X线片表现为牙髓病变(PAI评分≥3)。

记录牙齿拔除的原因和时间。根据拔除的原因分类两类,一类是非牙髓病变来源(由深牙周袋和牙周脓肿导致的牙齿松动、根折、无法修复的牙齿、外吸收导致的牙齿拔除等);一类是存在症状的无法进行再治疗的牙髓疾病(反复症状、根尖周脓肿等)

四、结果

(一)存活情况和牙齿健康情况与牙齿的位置(上颌骨和下颌骨)无明显差异,相反,与牙齿的类型(前牙和后牙)有统计学差异。

术前初始诊断和术前初始的PAI对牙齿健康情况有显著影响,但对牙齿是否存活无显著影响。

冠部修复的类型与牙齿存活情况和健康情况没有明显的影响。

(二)在20年的随访复查中,29颗牙齿(15%)根尖周出现低密度阴影,发生牙髓病变;9颗牙齿出现临床症状(4%);只有2颗牙齿因为牙髓病因素而拔除(1%);另外,有18颗牙齿(9.4%)没有临床症状,未进一步处理。

(三)拔除牙齿的分析

拔除的41颗牙齿当中,有39颗与牙髓原因无关,而与其它因素有关(如牙周疾病、严重破坏牙体的龋坏、根折);2颗拔除的牙齿与牙髓疾病原因有关。

(四)随访20年之后,冠部修复与牙齿最终状况的关系分析

根管治疗后及时冠修复的牙齿最终拔除的比例较低(14%)

根管治疗后一段时间(中途)做冠的牙齿以及GIC+复合树脂充填的牙齿拔除的比例相似,分别为26%和20%。

(五)多层次分析表明:

1、牙齿类型对牙齿存活具有相关性:前牙比后牙的存活率更高。

2、牙齿的位置对牙齿存活也有相关性:上颌牙齿比下颌牙齿的存活率更高。

(六)多层次分析表明:

1、与后牙相比,前牙更易愈合,治疗效果更好。

2、与下颌牙齿相比,上颌牙齿更能提高愈合效果。

3、与治疗后再加重的再治疗牙齿相变,初始诊断为牙髓疾病的牙齿治疗后更易愈合,治疗效果更好。

4、年龄和性别与治疗效果无显著影响。

(七)代表性的根尖片

五、结论

1、根管治疗后随访20年,牙齿存在率可达到80%的较高比例;有超过65%的牙齿是健康的。

注意:本研究所涉及到的牙齿的治疗,均是没有使用镍钛器械、没有使用超声活化冲洗、没有诸如CBCT等3D影像设备。

2、根管治疗之后,20年后大约有20%的牙齿因为非牙髓病原因而导致拔除,这些原因包括牙周疾病、根折、累及龈下牙根区的深龋坏等,因为牙髓病本身而导致拔除的病例非常少。

3、根管治疗后定期随访处理方案(比如进行定期口腔卫生清洁和冠部修复)非常重要,有助于提高牙齿的保存。实际上,根管治疗失败或者治疗后继续加重而需要进一步根管再治疗的病例是有限的,无法进行治疗的病例和需要拔除的病例也是少见的。

根据IntEndodJ.sep,51(9):-翻译整理,仅供内部学习使用,翻译理解水平有限,不当之处(尤其是对原文的理解错误之处)肯请指正;如有侵权,请联系luzhishan

.







































北京白癜风医院治疗方法
治好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waa.com/zldff/87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