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要防城市病利益格局待调解
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关口,城镇常住人口超过了农村常住人口。从2001年的37.66到去年的51.27,十年间,中国城镇化发展一路高歌猛进。中国社会科学院近期发布的蓝皮书称,依照目前的发展速度,到2020年,中国城镇化率将突破60。 十年前,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哪家医治白癜风医院好。尔后,城镇化成为新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但高速发展背后,问题也逐渐显现。中城会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秘书长杨中川在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城镇化出现出“粗放型、外延式、低水平”的特点,存在整体质量不高、农民融入程度较低、资源环境代价较大等诸多挑战。 中国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指出,在众多挑战中,现阶段中国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困难是调解当前的既有利益结构。这与城镇化的质量和速度息息相关。 李铁解释,随着越来越多外来人口进入城市,其对城市现有居民福利的“摊北会愈发明显,这不可避免地会触及到一部分既得利益者的权益,使城镇化发展遭受阻力。 “原来的改革是放权让利的进程,现在是一个调解利益结构的进程”。李铁表示,目前中国城市的既得利益群体十分庞大,由于这1人群常常具有足够的话语权去影响媒体和决策者,因此克服阻力、提高城镇化质量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国家人口计生委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去年中国流动人口总量已接近2.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7。李铁指出,在活动总人口中,有约1.59亿跨乡镇活动的农民,还有7000万左右的城镇间流动人口。“这部分人在城市中长期居住,却在包括义务教育、高考、社保、就业政策、保障房待遇等领域享受不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权益。” 为了让外来者也能同等地享受和当地居民同等的福利,真正融入当地,中国提出了“农民工市民化”的口号。李铁强调,这1口号看似简单,但事实上触及政府财政支出、农村土地制度、城市发展导向等一系列的改革。 面对破解利益格局这1困难,杨中川分析,其关键前程在于提高城市的综合实力,包括财政实力。他认为,强大的经济和综合实力能够有效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如果一个城市能将公共服务这块蛋糕做得足够大,就能保证在城镇化进程中,尽量不削减原有居民分到的蛋糕量,进而减小改革阻力。” 对未来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趋势,杨中川向表示,以往以高资源消耗为特点的粗放发展方式将没法延续,中国需要走一条具有本国特点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李铁也认为,下一阶段中国城镇化将从速度扩大为主转向速度和质量并重。他认为,在全球经济的下行压力下,今后中国城镇化虽仍将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其白癜风药物医治速度会放缓。杨中川分析,前期的高速发展以后,遗留了一些问题,需要在下一阶段重新布局解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今后城镇化的推动速度。 社科院蓝皮书称,依照世界城市的发展规律,当城镇化率到达40-60的时候,标志着城市进入成长关键期,“城市脖进入多发期和爆发期。此时,继续推动城镇化将面对更加严峻的空间、资源和环境的制约。 新型城镇化道路怎样走?杨中川强调,“千篇一律”并不是健康的发展方式,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的资源天赋、区位特点、人文风情等要素都必须列入城市发展规划的范围。根据具体情况,城市可能走“生态型、集约型、融会性、和谐型”等多样化的发展道路。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waa.com/zldyz/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