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的功效和作用

豌豆属豆科植物,别名:各地又名麦豌豆、寒豆、麦豆、雪豆、毕豆、麻累、国豆。起源亚洲西部、地中海地区和埃寒俄比亚、小亚细亚西部,因其适应性很强,在全世界的地理分布很广。

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话“每天吃豆三钱,何需服药连年”,由此可见,豆类营养丰富,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其中豌豆主治脾胃之病,它富含纤维素、维生素C,能保持大便通畅,起到清洁大肠的作用。

功效作用

豌豆味甘、性平,归脾、胃经,具有益中气、止泻痢、调营卫、利小便、消痈肿、解乳石毒之功效。对脚气、痈肿、乳汁不通、脾胃不适、呃逆呕吐、心腹胀痛、口渴泄痢等病症,有一定的食疗作用。

1、调和脾胃:用于脾虚气弱,或吐泻脾胃不和。

2、通利大肠:豌豆中富含粗纤维,能促进大肠蠕动,保持大便能畅,起到清洁大肠的作用。在荷兰豆和豆苗中含有较为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防止便秘,有清肠作用。

3、抗菌消炎:豌豆与一般蔬菜有所不同,所含的止杈酸、赤霉素和植物凝素等物质,有抗菌消炎,增强新陈代谢的功能。

4、调颜养身:《本草纲目》里记载,豌豆具有“祛除面部黑斑,令面部有光泽”的功效。现代研究发现,豌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原,维生素A原可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具有润泽皮肤的作用。因为它一般从食物中摄取,不会产生毒副作用。用豌豆粉洗浴,可除去污垢,面色光亮。

5、乳汁不通:产后乳汁不下;烦热口渴。

适合人群

1、脱肛、慢性腹泻、子宫脱垂等中气不足患者宜食,每次50克。哺乳期女性多吃点豌豆还可增加奶量。

2、豌豆粒多吃会腹胀,易产气,尿路结石、皮肤病和慢性胰腺炎患者不宜食用;此外,糖尿病患者、消化不良者也要慎食。

注意事项

1、炒熟的干豌豆尤其不易消化,过食可引起消化不良、腹胀等。

2、应用于消渴:豌豆适量,淡煮常吃。

民间验方

1、将豌豆苗,洗净捣烂,榨取汁液,每次饮50mL,一日两次,可辅助治疗高血压、冠心病。

2、将鲜豌豆g煮烂,捣成泥,与炒熟的核桃仁g,加水mL,煮沸,每次吃50mL,温服,一日两次,能治小儿、老人便秘。豌豆荚和豆苗含有较为丰富的纤维素,有清肠作用,可以防治便秘。为防止叶酸缺乏,豌豆是孕妇不可忽视的食物。

3、煮碗豆:嫩豌豆g,加水适量,煮熟淡食并饮汤。该方有“和中生津,止渴下气,通乳消胀”之功。可用于烦热口渴,或消渴口干,以及产后乳汁不下,乳房作胀。

4、豌豆芫荽汤:豌豆g,陈皮10g,芫荽60g。加水煎汤。分2~3次温服。。用于湿浊阻滞,脾胃不和,吐泻转筋。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waa.com/yfybj/91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