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一个动作令心脑血管瞬间崩溃,你得注

在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发病人数已经超过了2.7亿人。它是所有疾病死亡原因之首。除了高的致死率以外,还有致残率,超过有50%以上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生活无法自理。

“35℃以上高温天气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明显上升

“七八月份,中风、冠心病患者的住院率明显增加,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明显上升,所以高温对心脑血管病患者来说危害很大。”

夏天由于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对氧气和养分的需求量增加,心脏大脑血液供应减少,会加重缺血缺氧反应。再加上气压偏低、人体大量排汗,体内水分流失多,血液循环受阻,容易诱发血栓、心梗、冠心病、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

“6大危险因素增大猝死风险

1、高温。

高温下皮下血管扩张,留在皮肤的血液比平时多3-5倍,从而心脏做功增加,从静脉回流到心脏的血液多了,负担也就加重。

2、情绪。

夏天,人烦躁不安会引起心跳加快,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快之后,冠状动脉收缩,心脏做功就增加。

3、多汗。

出汗多了水分排出多,血液的粘稠度增加。如果本身血粘度比较高的,就产生整个血液循环有问题,血管里面的斑块容易脱落堵塞,造成血栓的形成。

4、神经紊乱。

人在情绪不平和的时候,心跳就会加快血压升高。

5、睡眠不够。

夏天日间比较长,睡眠时间没有冬天时间长,睡眠不足对身体有这影响,与心跳加速,烦躁不安有关系。

6、缺氧。

夏天湿度高,天气闷热,含氧量降低,易导致缺氧而引发晕厥等不适症状。

“诸多的危险因素,心脑血管病患者应如何安度炎热夏季呢?1不要猛然回头

颈动脉狭窄、斑块检出率越来越高,同时也是越来越受重视的心脑血管发病基础之一。在血容量不足和血液黏稠度异常的夏季,这一危险因素更需重视。颈动脉内不稳定的斑块一旦脱落,会给心脑血管造成重大打击,甚至引发脑梗、心梗,并有可能威胁生命。

有颈动脉瘢块者在生活中不要猛回头,勿做颈部的按摩,以免意外发生。四十岁以上、高血脂、血压不稳的人,对此要尤为注意。尤其是猛然回头这一动作,可能会成为令心脑血管崩溃的导火索。

2房颤要赶紧吃药

容易形成致命栓子的因素还有心脏的房颤。临床观察发现,有相当多的中老年人不知道自己有房颤。房颤容易形成血栓。血栓随着血液进入循环系统,会形成脑梗、肺栓塞等重大疾病,甚至可以诱发猝死。

3严格测血糖以免血压偏低

临床观察发现,糖尿病人在夏季千万不要把血糖降得过低,否则患者反倒容易出现心绞痛、缺血性脑血管病。一般来说,夏季血糖最好控制在空腹6~8毫摩尔/升,饭后8~10毫摩尔/升之间。

4高温天气避免冷热交替

由于夏季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对氧气和养分的需求量增加,心脏大脑血液供应减少,会加重缺血缺氧反应。此外,人在高温状态下,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心率加快,冠状动脉收缩,心肌供氧量减少,这也会增加冠心病的发作。

另一方面,如果室内空调温度室内室外温差变化太大,会使身体很难短时间内进行调节,因为温差的急剧变化会引起人体血管不断收缩和舒张,直接导致血压变化,引起血液循环障碍,诱发心梗或卒中。

因此,有心脑血管病史的老人应注意减少户外活动,多在室内休息,且午后最好能小睡1小时,以补充晚间睡眠的不足。

5起居有节适时运动

夏季的特点就是高温高湿,这两种情况直接导致人的代谢增加、耗氧量增加。即使是安静地坐或卧,但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血液循环还是会加快,并且身体的耗氧量也会随之增加。

6合理饮食增加纤维膳食

膳食中纤维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的作用。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的食物主要是粗杂粮、米糠、麦麸、干豆类、海带、蔬菜、水果等,每日摄入纤维量35克—45克为宜。

具有降脂功能的常见食品还有洋葱、大蒜、香菇、木耳、芹菜等,更多降脂方法可以咨询营养师露露:jkbd







































一想到这些美食眼泪一直流下来
消除孩子的耳淋巴结肿大你也可以譜天传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waa.com/zflfl/19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