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将实现跨地域布局建三级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上午,市政协第十二届常务委员会召开。会上,“关于调解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的调研报告”发布。 报告建议,年内实现调解退出300家工业污染企业,制定出台差别排污费等政策。京津冀建三级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另外,报告提出,截至2013年底,以小食杂、小百货、小洗浴等为主的17类,待提升业态总数为23.47万户。 报告介绍,根据要求,城建环保委组成课题组,进行专项调研。课题组分别视察了西城区动物园地区服装批发市场、世纪天乐服装市场、丰台区新发地批发市场等地,并赴河北省保定市、廊坊市和天津市武清区进行学习考察,与市、区相干部门就功能转移、产业对接等问题进行座谈。 通过调研,委员们认为,本市城市发展还面临很多“使人揪心”的问题。人口无序增长势头难以遏制。常住人口59.26集中于城市功能核心区和城市功能扩大区,大大突破计划控制目标。水资源短缺现象还没有减缓,交通拥堵现象日趋严重,委员认为,这些“大城市病”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程度。 优秀资源鼓励部分转移至新城 目前,北京中心城区以全市8.3的国土面积,聚集全市59.3以上的人口、69.6的GDP和近100的优秀教育资源。北京市72家三级医院有35家在3环以内,有54家在5环以内。 鼓励部分优秀公共服务资源从中心城区逐步转移至新城,改进优秀公共服务资源在北京分配不偏方医治白癜风平衡状态,同时带动发展新区和生态修养发展区的建设和发展。 逐步启动部分行政机关及附属事业单位向外转移试点工作。北京二环内有数百个各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建议尽早争取中央层面的支持,制定长远计划,展开部分事业单位的整体搬迁工作试点。 控制专业医治白癜风的医院人口疏解聚集产业 以控制人口为目标,疏解区域性物流基地和专业批发市场等流动人口聚集产业。截至2013年底,全市登记流动人口总量为756万人,且每一年以4左右的速度增长。其中服务性行业中流动人口比重超过70。 一些面向区域乃至面向全国的各类批发市场特别突出。以动物园、大红门服装鞋帽批发市场为代表的一批有形市场有1386个,经营人员超过41万人,其中外地来京人员占八成左右。从全市28家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情况看,本市从事农产品批发交易的就业人数应在30万-40万人之间,平常在京人数约在20万人左右。 另外,由于管理缺位,大量存在的违法建设、违章经营也聚集了一大批流动人口。截至2013年底,以小食杂、小百货、小洗浴等为主的17类,待提升业态总数为23.47万户,这类业态中许多是流动人口,造成资源环境压力、城市运行压力和社会管理压力,应予坚决清算。 京津冀实现跨地域布局 课题组建议,以扼制“高污染、高耗水、高耗能”为目标,加快清退疏解一般性产业。在年内实现调解退出300家工业污染企业的基础上,制定出台差别排污费等政策,加快各类落后企业退出市场,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主动在京津冀进行全产业链布局,在北京重点发展产品设计、研发、营销、展现等环节,构成京津研发,河北进行生产和孵化的产业链。支持在京企业加快商业模式创新,推动实现“两头在内,中间在外”的跨地域布局。 建三级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本市市域的4类功能区中,在调解疏解进程中应以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为重点,各项疏解政策不能“一刀切”。 在北京市域范围内构建功能清晰、分工公道、“核心区—副中心或新城、郊区—周围县城”的三级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要建立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区与北京新城、天津、河北3地的对接机制,特别要加强与北京毗邻的保定、廊坊及唐山、曹妃甸等地区的调和,明确非首都核心功能的承接地。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waa.com/zflms/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