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氧大自血疗法疗效篇(1)
——缺血性脑血管病(下)
导语
随着三氧大自血疗法的广泛应用,在安全性第一原则基础上,严格把握适应范围以保证治疗有效性是第二原则。现将在不同适应症临床治疗有效性给予分享,希望能给临床治疗带来一些帮助。
评价指标5: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问题4:能够联合尿激酶或纤溶酶治疗吗?能联合丁苯酞治疗吗?
文献阅读6:
臭氧自体血回输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一般资料
入选标准:选择年10月-年3月收治起病6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例,均符合年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的诊断标准,经脑CT排除脑出血,年龄25-78岁。
排除严重心、肺、肾并发症、凝血功能障碍或血小板及功能异常的患者,及地中海贫血、镰状细胞性贫血患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患者、症状未控制的甲状腺功能亢进、使用激酶类药物患者。
将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5例,男48例,女27例:年龄25-76岁,平均63.7岁。对照组75例,男50例,女25例:年龄28-78岁,平均64.0岁。2组患者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
对照组仅行尿激酶溶栓治疗。尿激酶溶栓治疗方法:尿激酶25万IU+生理盐水20mL静脉推注,继以尿激酶万Iu+生理盐水mL在60min滴完,溶栓后即给20%甘露醇mL脱水,并6%万汶注射液静滴,口服阿司匹林以改善脑循环。
治疗组行三氧自体血治疗+尿激酶溶栓治疗;1/d,12次。
观察指标
观察2组经治疗后的疗效分级及2组患者治疗后进行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情况。
评估标准
按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标准分为5级,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基本痊愈:功能缺损积分减少90%-%,病残程度0级;显著进步:功能缺损积分减少46%-89%,病残程度1~33级;进步:功能缺损积分减少18%-45%;无变化:功能缺损积分减少或增加在18%以内;恶化:功能缺损积分增加18%以上。
结果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84%,对照组60%,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及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2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所提高,但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
臭氧治疗脑卒中的机制:臭氧通过激活糖酵解增加三磷酸腺苷(ATP)和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促进氧合血红蛋白在脑组织中氧的释放,引起还原型谷胱甘肽/氧化型谷胱甘肽在红细胞内的比例改变,减轻脑细胞水肿;臭氧还能够激活谷胱甘酞酶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酶活力增高,有利于清除自由基,保护脑细胞,避免再灌注损伤;可降低纤维蛋白原,抑制血小板,改善血流变学,可逆转脑梗死患者血液高凝状态,降低血液黏滞度。
陈玉娟,陈万海,吴文娟.臭氧自体血回输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6:-.
文献阅读7:
臭氧大自血疗法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年4月至年4月收治的9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6例,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资料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经头颅CT或MRI扫描检查,证实为急性期责任病灶,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发病均在72h内。
排除标准
排除伴有过敏体质。血液学、全身感染性疾病、昏迷以及外周神经性疾病患者;排除肝、肾、心、肺功能不全以及伴有其他脑部器质性病变的患者;排除伴有精神症状、失语等不能正常合作的患者。
疗效判定标准
以年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为疗效判定标准。治愈:患者的功能缺损评分减少超过90%;显效:患者的功能缺损评分减少超过46%,低于90%;有效:患者的功能缺损评分减少高于18%,低于45%;无效:患者的功能缺损评分约为18%。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抗血小板聚集、活血化瘀、调节血压、控制血糖、清除氧自由基以及调脂等基础性支持治疗。
在此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丁苯酞治疗,口服丁苯酞软胶囊0.1g,每次2粒(0.2g),每天3次;
治疗组采用臭氧大自血疗法联合丁苯酞治疗,1天1次。
均给予两组患者为期14d连续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
结果
疗效比较
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治疗前,治疗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46.9±13.5)分,对照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47.1±13.2)分;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38.7±13.2)分,对照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43.9±12.4)分,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日常生活能力
治疗前,治疗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为(55.6±11.2)分,对照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为(54.8±11.24)分;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为(76.84±10.41)分,对照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为(55.47±12.35)分。治疗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陈坤,卜淑芳,刘喜灿.臭氧大自血疗法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06:-.
评价指标6:
纤维蛋白原
问题5:能够联合纤溶酶治疗吗?能够联合疏血通治疗吗?
文献阅读8:
纤溶酶联合三氧大自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一般资料
4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为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初发急性脑梗死患者,符合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治疗前均经颅脑CT或核磁共振成像MRI扫描确诊,无严重意识障碍及心、肝、肾等重要脏器衰竭;除外颅内出血及其他内疾患;除外脑栓塞;从发病到开始治疗的时间为6h~1周。排除发热、假性球麻痹严重者,精神异常无法和作者,特殊药物高敏体质者,血小板减少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3例,男13例,女10例;年龄46~72岁,平均65.2岁。联合组24例,男16例,女8例;年龄46~78岁,平均65.0岁。2组患者年龄、性别、梗死部位、梗死面积、既往史、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Barthel指数(BI)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治疗方案
2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减轻脑水肿、改善脑细胞代谢药物、维持水电平衡等常规治疗,对伴发感染、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并发症予以相应对症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牡丹江友博药业有限公司)6ml加用生理盐水ml中静脉输注,每天1次,连用2周。联合组均签署“三氧大自血回输治疗”同意书,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纤溶酶IU加入生理盐水mL缓慢静脉滴注,每天1次;三氧大自血治疗每周3次,6次为1个疗程。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Barthel指数(BI),治疗前后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血脂、凝血常规、血流变、心电图等。并观察各组患者治疗的不良反应。
疗效判定标准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BI记分法制定标准。0~20分为极严重日常活动能力缺陷;25~45分为严重缺陷;50~70分为中度缺陷;75~95分为轻度缺陷;分为正常。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标准对2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2周后进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根据NIHSS减分率及病残程度评定疗效,基本痊愈:NIHSS减少90%,病残程度0级;显效:NIHSS减少46%~90%,病残程度为1-3级;好转:NIHSS减少18%~45%;无效:NIHSS减少17%。
结果
2组NIHSS及BI评分的比较
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均明显下降,BI明显提高;联合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见表1。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治疗前比较,P0.05;③与对照组比较,P0.05。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
2组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指标比较
2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均明显下降,联合组较对照组变化更显著(P0.01)。见表3。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治疗前比较,P0.01;③与对照组比较,P0.01。
不良反应
对照组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联合组2例患者在回输已臭氧化的血液时周身有不适症状,予当即减慢回输速度,不适症状很快消失;2例患者治疗后有感乏力,经调整臭氧浓度后再未发生。
贾红云,张兴梅,张萍,宁宁,苏龙高,马会忠.纤溶酶联合臭氧大自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09):-.
评价指标7: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
问题6:适用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吗?
文献阅读9:
三氧大自血疗法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影响的研究
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及分组
选择年1月-年10月发病72h内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例为研究对象,均为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所有患者诊断符合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标准,并符合下列标准:(1)患者颈动脉超声提示至少1侧颈内动脉发现低回声斑块。(2)入院急检hs-CRP增高。(3)经头CT排除脑出血。(4)年龄在40~75岁,性别不限。(5)所有病例均排除炎症性、感染性、肿瘤性、自身免疫性疾病。(6)近1个月内未服用过抗生素、激素、非甾体抗炎药等。(7)治疗组无臭氧治疗的禁忌证及排除高敏体质,如柑橘、O3等过敏。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O3-ATH治疗,2次/d,5d;同时应用其它脑循环改善剂及抗血小板、调脂药物等。对照组仅应用脑循环改善剂及抗血小板、调脂药物。两组给予的治疗药物的相同。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2周血中hs-CRP浓度的变化。hs-CRP浓度通过免疫比浊法进行测定,正常值0~3mg/L。
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等一般资料及入院时hs-CRP浓度等况进行比较,两组间上述资料未见显著性差异。见表1。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血脂水平也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s-CRP浓度的变化
两组患者治疗前hs-CRP浓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周及2周时,治疗组hs-CRP浓度明显下降,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包颖,王宝忠.臭氧大自血疗法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影响的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S1):-.
评价指标8:
MDA、NO、SOD含量
问题7:适用于急性脑梗期高血糖患者吗?
文献阅读10:
臭氧自体血回输治疗急性脑梗死期对血糖影响的对照分析
方法
将例患者分为正常血糖组和高血糖组,2组均使用臭氧自体血回输治疗急性脑梗死。
结果
治疗10d后正常血糖组与高血糖组的NIHSS评分和MRS指数的降低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10d后正常血糖组与高血糖组血浆的NO、SOD含量相比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12,P0.05;F=26.82,P0.01);
正常血糖组与高血糖组血浆MDA含量相比,含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81,P0.01);
正常血糖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高血糖组(P0.01)。
结论
臭氧自体血回输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精神状态,缩短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武肖娜,彭凯润,张涛,刘晓燕,黎振声.臭氧自体血回输治疗急性脑梗死期对血糖影响的对照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02):57-59.
免责声明
1仅代表学术观点,文件来源于ISCO3官方文件,仅用于学术交流,非商业用途,由于专业差异性,翻译如有错误请参考原文。
2如果需要了解更多三氧知识,请在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的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最专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waa.com/zydsx/6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