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有肿块会是乳腺癌吗教你自检7种乳腺

  乳房,是女性美丽、成熟的象征。然而,随着国人饮食习惯的西化,生活压力飙升,女性乳房健康受到严重威胁,乳腺增生、乳腺囊肿、乳腺纤维瘤等乳房疾病发病率连年上升,甚至连十多岁的少女也无法幸免。乳房自检对及时发现乳房疾病有着重要作用,女性初潮后应该保持每月一次乳房自检,发现乳房肿块或出现乳房持续疼痛等症状,要及时到乳腺专科就诊。

乳房自检

女性可在经期结束7天后,对照镜子,并拢手指轻轻触按乳房,检查乳房的大小、尺寸、形状、乳头有无发生变化,可以排查部分乳腺疾病。

初潮后,女性应该保持每月一次乳房自检。

如果自检时摸到乳房有肿块,也不必慌张。女性乳房构成复杂,摸到的硬块并不等于肿块,也可能是正常的韧带、腺体、脂肪团。

女性可以对照以下几种乳房疾病的特征进行辨别,但分辨不清时,或发现乳房持续疼痛等症状,要及时到乳腺专科就诊。

1.月经前乳房胀痛,摸到小硬块,经后消失,属正常现象。

每次经前1~2周出现乳房胀痛,并且随经期结束而消失,属于正常现象。

如果胀痛比较严重,还伴有头疼、乏力、紧张、失眠、便秘等症状,可能是经前综合征,可以咨询妇科医生如何缓解。

2.经期前,乳房胀痛并摸到边界不清的肿块,可能为乳腺小叶增生。

乳腺小叶增生引起的肿块多为颗粒状结节,小如芝麻,大会结块,但没有明显的边界,与皮肤和深部组织也无粘连,且乳腺B超无肿块或低回声结节等特殊表现。

一般来说,乳腺小叶增生无需特别的治疗方法,尽量保持良好心态,调整饮食。生育后坚持母乳喂养,可能有助于缓解乳腺小叶增生。

3.年轻女性乳房摸到表面光滑活动肿块,或是乳房纤维腺瘤。

乳腺纤维腺瘤是最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多发生在18~25岁之间的青年女性,多为单发性。

乳房纤维腺瘤引起的肿块多数呈圆形、椭圆形,生长缓慢,肿块的界限分明,且容易被推动,肿块与皮肤之间无粘连。

4.乳房表面摸到可活动的肿块,边界清楚,几乎没痛感,可能是乳房脂肪瘤。

乳房脂肪瘤生长缓慢,极少发生恶变,多见于较肥胖的中年女性。

5.周期性乳房胀痛,摸到多发性、结节样的肿块,有时乳头会溢液,可能是乳房囊性增生病。

单纯性的囊性增生病很少恶变,但若伴有上皮不典型增生,恶变的可能较大,属于癌前期病变,应每隔3个月复查一次。

6.肿块可推动,挤压有血性溢液,可能是乳管内乳头状瘤。

乳管内乳头状瘤的肿块多在乳头附近,樱桃般大小,质地软,可被推动,轻轻挤压肿块可见乳头有鲜红色或暗红色的血性液体流出。

乳管内乳头状瘤属良性,但6%~8%的病例可发生恶变。

7.不痛的肿块,乳房皮肤出现小凹陷,小心是乳腺癌。

“橘皮样”改变,即乳房皮肤出现小凹陷,像小酒窝一样,是乳腺癌的典型症状。乳腺癌引起的肿块没有明显痛感,表面坚硬,疙疙瘩瘩,边界不清,而且生长速度很快。

最后强调的是,以上仅是帮助初步判断乳房疾病的方法,若辨别不清时请及时就医,咨询乳腺科医生。

涨姿势

乳腺癌的4大高危诱因

  1、个人生殖因素:现代女性受生活、环境等各种因素影响,月经初潮年龄早、绝经晚、终身未孕无哺乳史、高龄第一次足月妊娠、多次流产史,这些情况都会影响女性激素水平,成为女性乳腺癌的高危因素。流行病学资料观察到足月妊娠发生在24岁之前会显著减低一生中乳腺癌的发生风险,而当推迟到30~35岁以后将增加风险。同时,反复人工流产或18岁以前多次人工流产者,易引发乳腺疾病,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

  2、长期大量使用外源性雌激素:尤其是绝经后长期使用雌激素替代产品或人工合成雌激素药物的女性,其发生乳腺癌的风险会明显增加。另外,对于美容院推荐使用的丰胸塑身的按摩膏、保健品之类的产品要谨慎使用。丰胸产品一般都含有一定量的雌激素,长期使用会大大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险。

  3、生活饮食方式:抽烟、喝酒,饮食不规律,长期高脂肪、高热量饮食的人,患病率较高。任何饮酒史都会使乳腺癌的风险较从未饮酒的女性风险增加1.2倍。不良生活习惯导致肥胖者,乳腺癌等癌症的发生率高于非肥胖者3.45倍,因为脂肪堆积过多,雌激素的生成便增加,对乳腺组织产生刺激,久而久之,易引起乳腺癌。

  4、辐射影响:自然环境中普遍存在辐射,只有事故性和医源性辐射被认为对乳腺有致癌作用。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长期接受X线照射,如在日本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后的幸存者中乳腺癌的发病率增高,因此要防止过多的暴露放射线,尤其是年轻未婚的妇女。

图文编辑:河源壹线传媒









































白癜风有哪些什么症状
白癜风专科医院山东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waa.com/zydsx/9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