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数据显示,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中国结直肠癌的防控仍面临严峻挑战。多数结直肠癌患者在初诊或经过治疗后终将出现疾病进展,故改善晚期患者的预后是提高我国结直肠癌人群整体生存率的关键。
年,拜耳公司研发的小分子多激酶抑制剂——瑞戈非尼(拜万戈?)获批用于晚期结直肠癌的三线治疗,为广大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带来希望,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结直肠癌的全程治疗。年10月,瑞戈非尼被正式纳入国家医保报销目录,使得更多结直肠癌患者能够得到获得更好的三线治疗。
为继续推进临床治疗规范化水平、提升结直肠癌患者生存获益,在“雨生百谷熙春时节”的北京、上海、广州、郑州四地同时召开新瑞论坛全国连线会议,来自全国结直肠癌领域的专家共同就结直肠癌的多线程治疗策略等学术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会议期间,上海会场的多位专家发表相关观点,现整理上海交通大医院郭元彪教授、医院徐蓓教授医院丁红华教授内容如下。
郭元彪教授:聚焦瑞戈非尼等靶向治疗个体化应用,最大化发挥药物治疗作用
目前,结直肠癌的治疗分为系统治疗和局部治疗。对于可切除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推荐进行手术、射频消融、放疗、介入等局部治疗,通过采取积极的干预手段,使得一些转移性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达到无瘤状态(NED)。而对于不可切除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需要进行如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系统治疗手段。目前晚期结直肠癌系统治疗的策略主要是“双药化疗联合靶向治疗”,通过这种模式显著延长了患者的生存。对于一些不能进行手术切除或手术切除后易复发的患者,可在术前进行靶向治疗,使患者可以转化而达到可切除状态。此外,有些靶向药物还有提升化疗效果的作用。
聚焦瑞戈非尼在国内外的适应证与用药推荐。美国指南中明确指出,瑞戈非尼的适应证是用于所有前线治疗无效后的患者。但在我国,由于之前药物并未纳入医保药品目录,参与临床研究的所有患者全部接受了化疗,但只有部分患者接受过靶向治疗,这种差异可能使国内使用瑞戈非尼的适应证范围更广,即只要用过三种化疗药物耐药后就可以考虑瑞戈非尼,而不是拘泥于三线治疗。此外,有基础研究数据显示,瑞戈非尼用药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单纯使用瑞戈非尼比之前用过靶向药物效果更好。
当前,瑞戈非尼正式进入医保药品目录,在国家层面来讲,纳入医保药品目录是对医学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waa.com/zydsx/9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