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荨麻疹等皮肤病困扰不断且看中医辨

秋天的风已经开始吹了,气温逐渐变低,气候干燥是皮肤病的高发时期,除了注意日常的饮食之外,要如何治疗和预防皮肤病呢?还有的好了又发,反反复复,对此该怎么办呢?带着疑问小编特地咨询了皮肤科专家王谦医师,看他是怎么说的。

王谦

王谦出生于中医世家,师承医院王侠生教授,西医学习中医,从事中西医整合临床工作长达二十余年。擅长:中药+针灸+手法、中西医整合方式对皮肤科类各种病症进行诊治与调理,荨麻疹、湿疹、皮炎、瘙痒症、牛皮癣、白癜风、痤疮、黄褐斑、硬皮病等。

王医师告诉我们

皮肤病种类繁多,病因复杂,分为内因和外因两种。外因多为风热湿邪,气温降低,气候干燥,肌肤易受寒邪所侵,皮肤保护膜功能降低,真菌、细菌、病毒感染等引起皮肤病;如:银屑病、皮炎、湿疹、荨麻疹等各类顽固性皮肤病多由此而发。内因则为正气亏虚、禀赋特异等,古人讲“见皮休治皮”,皮肤病的发作部位在皮肤,但根本原因却是五脏六腑的阴阳气血失衡。

因人而异,辩证论治

许多患者在皮肤出现瘙痒、肿痛、脱皮等症时往往简单地认为“只是小毛病”,或是自行去药店购买激素类软膏等使用,结果往往是一时减轻,不久便反跳加重,有的是即刻感到刺激,症状有增无减;在此强调:在治疗时要综合患者不同体质、病因分辨证型,对症下药。

目前西医在治疗皮肤病上常以激素、免疫抑制剂、抗生素、抗过敏类药物来治疗皮肤病,尤其对于慢性皮肤病的治疗(如:慢性荨麻疹、银屑病、牛皮癣),常服此类药物易损伤人体的阳气。一分阳气,一分健康;如此治疗,即便治愈,机体阳气受损,后患无穷。

以慢性荨麻疹为例:慢性荨麻疹是指由各种因素致使皮肤、黏膜、血管发生暂时性炎性充血与组织内水肿,病程超过6周者称为慢性荨麻疹。临床表现为患者不定时地在躯干、面部或四肢发生风团和斑块,发作从每日数次到数日一次不等。

从中医角度讲本病多因禀赋不耐,人体对某些物质过敏所致,因气血虚弱,卫外失固,或因饮食不节,过食鱼腥海味,辛辣刺激;或因药物、生物制品、慢性病灶感染,以及昆虫叮咬、肠寄生虫、或七情变化,外界虚邪贼风侵袭诱发。

在治疗上西医一般采取:去除病因、避免诱发因素、应用抗组胺类药物、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作用,减少组胺释放的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

王医师强调

慢性荨麻疹病因不同,症状各异,当分析其所因而治之;对于反复发作,因针对病因,辩证论治,以达标本兼治。中医治疗采取:中药汤剂内服、针灸外治、中药熬水外洗,以致疏风清热止痒、疏风散寒,健脾化湿、益气养血、疏肝解郁、通腑泄热、调和营卫等作用,五脏六腑的阴阳气血调衡,达到内外兼治,即可治愈。

针灸治疗皮肤病别有洞天

此外,王医师还提到针灸治疗皮肤病别有洞天:一则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常针大陵、劳宫、内关诸穴;二则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常取血海、三阴交、曲池、膈俞等,能凉血养血;三则皮肤病多属风邪为患,故针风池、风府、风市以祛风。

针刺入肌肤,即可引动经气,绕于针下,经气一到,则诸阴邪病浊自退。凡皮肢上出现的各种反应物,如瘢痕、白斑、湿疹、红疹、痒疹、红点、黑斑、黄褐斑、色素沉着以及皮下脂肪瘤等等,亦可在局部针刺或围针,久久针之,使元气宣通,有助于祛除其病症。

王医师特别提醒

三方入手防皮肤病

预防皮肤病发作平时应从物理、化学、生物等几大因素方面着手;如:避风热湿邪、强烈日晒、花粉、虫咬等,提高身体正气,作息规律、按时起居等。多吃水果也可以给皮肤补充水分和维生素,维持皮肤深层保湿;需要注意的是,吃糖分高的水果会消耗水分,应该多吃一些像柑橘、草莓、葡萄等不那么甜的水果。在饮食方面应避免辛辣、生冷、过度食用海鲜、牛羊肉等;注意保持睡眠,补充水份等。

部分皮肤专家

王谦

万春发

宋子昱

在线预约

回复“医师姓名+本人姓名+本人手机号”即可!

门诊时间:周二至周日8:00~17:00

或点击“阅读原文”在线预约

本文系泰坤堂医师采访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治白癜风症最好的医院
北京最大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waa.com/zydsx/82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